《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教学案例制作一份电子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自主学习的新模式、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和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情分析】《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1单元第2课的教学内容。小学六年级学生,它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Word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教学内容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2003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子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Word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和创作、评价一份电子报。2.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3.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4.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路的体现(制作)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教学策略】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分工明确,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自主地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设计思路】11.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3.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4.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分发给学生,供它们使用;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教学过程流程图】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组织教学—任务导引—新课讲授—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一)组织教学(二)任务导引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选择几个观看)请同学们将你们所制作的页面打开,说说谁的页面最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有的说某个同学制作的文字好看,也有的说某个同学的图片漂亮,还有的说某个同学的底色好看等等。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某一点好看,没有完全是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用计算机做出一个自己最有创意的电子报吧!生:好!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分别展示已经进行美化了的《作品1》和当前还没有进行美化的《作品2》两个文档。谁说说这两个文档哪一个更漂亮,它们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