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5页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的位置81102工作面位于+787水平一采区内,工作面标高为+788.5—+842.1m,平均标高为+815.3m,该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207m,倾向长度为180m,面积为217260㎡,81102工作面东部为尚未掘进的81104工作面,南部为东回风、东胶带、东轨道大巷,西部为杨林头村庄刘家垴、杨林头村、风井广场保护煤柱(阳煤地字[2009]50号),北距本矿矿界20米。二、地面相对位置81102工作面地表位于杨林头村庄以东,横跨前头沟和泉沟。地面标高为+1151—+1260m,平均标高为+1205.5m。(见附图2)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由于对应的地面无设施,故回采对地面无影响。四、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81102工作面为+787水平北翼采区的首采工作面,进回风巷顶板和煤帮的压力都相对不大。第二节煤层一、煤层厚度81102工作面所采的煤层为81#煤层,煤层厚度为1.7—2.4m,平均厚度为2.02m,总体变化情况不大。二、煤层产状该工作面总体形态是走向为北高南低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º~第2页共85页第1页共8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5页10º,平均6º。三、煤层情况81102工作面的煤层属于简单结构煤层,不含夹石,呈块状,以镜煤为主,其次暗煤、丝炭,属光亮型煤,煤层的可采系数为1,变异系数为9%,煤层总体稳定。四、煤质情况(表1)Mt(%)Ad(%)Vd(%)Qnet,ar(MJ/kg)Fc(%)St,d(%)工业牌号2.314.609.17689076.230.59WY3第三节煤层顶底板一、煤层顶板(表2)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基本顶细砂岩3.58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少量云母,泥质胶结,具水平层理。直接顶砂质泥岩5.08性脆,断口参差状,夹粉砂及细砂岩条带,具水平层理。伪顶不发育二、煤层底板(表3)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伪底不发育直接底泥岩1.20性脆,断口较平坦,含黄铁矿,比重较大。82#煤层1.57煤层,以镜煤为主。基本底砂质泥岩4.07含大量植物根茎化石,砂质泥岩中含砂不多。三、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1)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第3页共85页第2页共8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5页掘进该工作面过程中,共揭露8条断层(见附图3),具体如下:(表4)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程度F1N50ºESE30º正断层0.8无影响F2N70ºWNE50º正断层1.1预计向工作面延伸20米F3N30ºENW40º正断层1.8预计向工作面延伸20米F4N40ºESE50º正断层1.1无影响F5EWS40º正断层0.8预计向工作面延伸20米F6SNE45º正断层1.4预计向工作面延伸15米F7N40ºENW27º正断层1.5预计向工作面延伸20米F8SNE20º正断层0.5预计向工作面延伸20米二、陷落柱1、81102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进风巷遇X10、X13陷落柱、回风巷遇X11陷落柱,预计X13对回采影响很大、X10对回采无影响。2、预计811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隐伏陷落柱。三、其他因素根据81#煤层的沉积特征,预计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煤层沉积变薄区。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的分析本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因素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1)K7砂岩裂隙含水层:位于81号煤之上,是开采81号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裂隙不发育而且裂隙多被泥质充填。2)3#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是开采81#煤的间接充水含水层。据坪头勘探区山西组混合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1003.07~799.49m,第4页共85页第3页共8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5页单位涌水量0.0004~0.0281L/s•m,渗透系数0.0015m/d,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富水性弱。二、工作面涌水量根据掘进过程中沿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出水资料,预计本面回采过程中正常涌水量3m³/h,最大涌水量20m³/h。防治水措施:在工作面开采时应配备不低于40m³/h能力的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工作面积水。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表5)其他因素特征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58m³/min煤尘不具有爆炸性自燃不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不易自燃抗压强度(MPa)煤层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