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1.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3.理解小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4.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学习目标谈谈自己的家人,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新课导入题目解说文题中的“我”指作品中的小男孩若瑟夫。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表现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出来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也是见证者。“我的叔叔”这个称呼包含着对于勒的同情,也包含着对父母的不满。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显得亲切自然、令人信服。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是一位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等。走近作者栈zhàn桥赔偿cháng别墅shù拮jié据jū牡mǔ蛎lì煞shà白蓝lán缕lǚ撬qiào开糟蹋tà阔绰chuò诧chà异文雅yǎ恐怖bù变更gēng恭gōng维wéi狼狈bèi读准字音分析结构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归来。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第三部分(20——47)故事的高潮。菲利普一家人巧遇于勒。第四部分(48——49)故事的结局。菲利普一家人躲避于勒。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1】菲利普夫妇。【2】依据文章的主旨。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1】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见证人“我”(若瑟夫)的所见、所闻、所感。3、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于勒的?主要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评价。4、分析菲利普、菲利普太太、“我”的人物性格。【1】菲利普:虚伪自私、嫌贫爱富、狡猾奸诈;【2】菲利普太太:虚伪自私、惟利是图、精明强干;【3】“我”:幼稚天真、善良诚恳。5、我们对于勒叔叔分别采取了哪些态度?【1】咒骂;【2】夸赞;【3】躲避;【4】抛弃。6、小说的情节主要有哪些?【1】盼于勒;【2】夸于勒;【3】遇于勒;【4】躲于勒。7、菲利普夫妇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于勒叔叔是否富有,是否有钱。8、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金钱。自主学习3讨论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1】父亲赶紧走去……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菲利普急于向船长打听,又不敢直问,怕露出破绽,可见其虚伪、圆滑。“家伙”一词,带有一种不屑和不在意的意味,菲利普以此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2】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走开了。此时此刻,母亲已经知道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曾经的败家子如今又要重新拖累“我们”,旧怨新恨一起发作,不由得非常愤怒,所以用了“突然”一词,这更能表现母亲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特点。【3】于勒,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金钱是菲利普夫妇衡量人的标准。一旦听说于勒有钱了,就使他在菲利普夫妇的心目中,一下子由“坏蛋”“流氓”“无赖”变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4】、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景物描写。描写海上的环境,色彩明丽,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5】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异常的神态、语无伦次的语言,形象传神地刻画出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复杂心理。【6】我看了看他的手……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外貌描写。暗示于勒叔叔穷困不堪、悲惨遭遇。心理描写。饱含讽刺意味,表现了“我”对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愤懑。【7】在我们的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照。“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