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小老师”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作用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由于年龄的特点,我是采取先讲授后操作实践的授课模式,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问题:由于小朋友的手指控制的灵活度不高,在操作鼠标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按错键的问题,看到自己的界面和别人的不一样,小朋友显的很紧张,每节课上类似这样的突发问题小朋友遇到可不少,40多个学生的班级,如果我要一一指导确实不容易。因此,我一方面对学生的普遍问题给予集体解决,另一方面把班级的学生分小组,学生独立练习时让小组内知识掌握快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小朋友解决问题,当老师的小助手。学生之间都有了“比、学、赶、帮”劲头。学习的效果有了很多的提高,每节课后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都开心的笑了。在了解到班上有一些小朋友之前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电脑,还是些“小高手”的信息后,我有意的将上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提前布置给学生准备,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传授知识。虽然学生的年龄小,但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热情非常的高。采用这样的方法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毕竟在学校的一点点时间是远远不够。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的“小老师”为了能继续辅导同学,有时竟然在课后问老师下节课将要学的内容,这样他可以提前学习;被辅导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常常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当“小老师”呢。于是课后则会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计算机。别人能当“小老师”,经过努力,我也能。(文/姚军英)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