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高考政治学科工作总结201*年高考政治学科工作总结201*年外国语学校高三政治备课组总结与反思执笔人余仕兵总结才能进步;反思才能提高。现就今年政治高考备考给大家汇报我们的体会。一、团队合作,默默工作,三年一贯,高效有成。本201*届高考政治的结果是,诚如西城教研员曾阳老师所说是“很不错的成绩”(“低进高出”),属正常排序。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得感谢我们政治组这个团队及团队的的共同努力。比如高一曹福苓和余仕兵老师的学科奠基;吴建老师的指导,赵丹老师的加盟,还有期末一模二模等大型考试全组老师给予的鼎力支持。其次更要感谢高二、高三政治备课组老师及其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尤其是为了学生“一个也不放过”的魄力。其次,感谢本届高三文综组全体老师,包括地理组崔爽、谢艳宾老师和历史组严雅洁、周正余老师,是我们这个文综组团队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帮助的结果;最后,感谢陈彦老师和余仕兵老师共同陪伴学生走过高二高三阶段,从容而微笑将本届文科班学生们送进他们理想的殿堂。尤其是陈彦老师,“第一次”带高三,很认真也很敬业,做到教材与考纲、学生与学情、试题与高考等三个“心中有数”。积极参加各种教研和备课活动,她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我更新,自我提升,不断丰富自己教学水平;专研历年高考试题,“先做后讲”,增强讲课或讲题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效性;课余还经常找同学来反馈知识和解题能力掌握程度;通过提前做题,帮助余仕兵老师把关所命制的试题、试卷的规范化等问题。二、克服困难,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坚守前行(难点)接受/学习阶段1.知难而进,找准方向,化解困难政治难,教政治更难。经过文革后的中国,一说政治,大家都色变。因此,有人说,要远离政治或政治与我无关(逃避得了吗?!离开政治,个人无法生存)。就政治课程而言,人说她和现实脱节不一致,是骗人的;有人说它就是教条,不实用,都过时了;还有人说政治只要背一背就可以(不得分,要得分,可不能就背一背了,要不高考准“背”)。其实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恰恰反映政治学科多么的不易(真的很难),有哪个学科会有这么大的争论?因此,高中政治课程可以说是平时教学、乃至高考最难的课目(可以去掉之一)。我们政治组概括了一下,我们这学科有9“难”:理论很抽象,使人理解难;(观点都是多样的感性的现实的概括、总结和升华)知识有高度,使人掌握难;(多理性,少感性)理论和实际,使人相信难;(理论和现实不一致!这其实是真理!)考点多且杂,使人把握难;(4必修/高一二+2选修/高三高考,多少考点300个)考试很灵活,使人应对难;(不是1+1=2,需要精准分析等)课时很短少,使人任务难;(国家课程规定周2课时90分钟,我校才80分钟,任务重呀)观念难更新,使人改变难;(知识易改,思想更新和解放才最难,)学科受歧视,使人坚守难;(不受待见,其实最重要;和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老师挣钱少,使人生活难。(老师工资外收入少)概括起来,政治学难呀,难在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正确客观理性地把握世界和人生,成为正常的人、健康的人。2.坚持真理,注重创新,促成改变我们政治科老师虽然会遇到九九81难,但并未知难而退,而是坚持真理,克服困难,坚守正义。为此,精准理论,深入浅出,突破现实和学生瓶颈,改变偏见,消除无知,化解难点,让学生不讨厌政治学科,逐渐喜欢政治学科,尤其是学科思想和精神。比如,在教学中,好像最让大家痛恨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问题,如“民主集中制”、民主选举、共产党与贪官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能否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理论以及是否过时问题等等;经过我们的教学,学生能正确、理性和客观地看待了。高中政治课程是由经济、政治、哲学和文化等4个必修与2个选修等6个模块有机构成的。经济难呀,变化莫测,但能帮人挣钱;政治远呀,存在差距,但能助人客观;哲学奥呀,晦涩抽象,但能予人工具(授人以渔,而非鱼);文化近呀,光说不练,但能使人升华。经过我们的教学和师生互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