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高中地理人教版总结学习文档下载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总结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银河系地月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河外星系2、太阳系概况: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2)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3)公转运动: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地球——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存在生命的条件:①适中的日地距离→适宜的温度;②适中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命的大气;③液态水。4、★太阳辐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光、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5、★太阳活动:①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磁暴: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极光;④引发自然灾害。6、★A自转:1)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的周期2)速度:①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角速度:15°/h③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南、北两极点3)方向:自西向东。①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②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B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5)二分二至的判断:①地轴北极倾向太阳时,夏至;②地轴南极倾向太阳时,冬至。7、★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晨昏线的画法(与南北极圈相切,经过圆心)2)时差:24时区;国际日界线;时差的算法(例如下:)。+8-(+9)=-1→北京比东京晚(少)1小时+9-(-5)=+14→东京比纽约早(多)14小时3)地转偏向力:①南半球(左手):向左;②北半球(右手):向右;③赤道:无偏转8、★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23°26′→决定着回归线的纬度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N0°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S①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之间;②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上;③直射0次:回归线至极点之间——永远为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两极:昼夜差距最大,24-0=24。——极昼时,昼长24小时,夜长0小时。——极夜时,夜长24小时,昼长0小时。夏至日: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太阳高度角相同。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9、★地球的圈层结构1)纵波:快;通过固、液、气;横波:慢;通过固体。2)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3)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大气的热量来源、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3)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2、★热力环流高上升低低下沉高3、大气的水平运动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间成一夹角。4、★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分布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6、★北半球冬、夏季高、低压中心的分布夏季:大陆增温快,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海洋增温慢,空气下沉,在近洋面形成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冬季:大陆冷却快,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蒙古高压海洋冷却慢,空气上升,在近洋面形成低气压。阿留申低压大陆东岸形成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原因:海陆热力差异8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例如:长江中下游,初夏,梅雨天气。9101)原因:CO2浓度增加,“温室效应”。2)问题:海平面上升等。3)对策: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