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1-1-4地球的运动(公转)巩固落实训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2012年浙江嘉兴高三检测)2010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各自当地区时20时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时30分恢复正常。读图,完成1~2题。1.活动当天,按20时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解析:在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为180°经线)以西,离180°经线越近,越先进入新一天,熄灭电灯也就越早;另外,昏线相对地球自东向西推移,各地熄灯时间也就由东向西顺延。答案:D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图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城市是()A.雅典B.上海C.惠灵顿D.伦敦解析: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即120°W为20时30分,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可计算得知为112.5°E,3月27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附近,因此,太阳高度最大的城市为上海。答案:B(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下表为我国某城市的学生连续三天实测当地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和正午标杆影长记录表。读表回答3~4题。日出日落正午标杆影长第一天7∶2317∶34182cm第二天7∶2217∶35180cm第三天7∶2117∶36178cm3.此时段()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远日点D.射入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全年最小解析:根据该城市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出该城市第一天昼长为10小时11钟,第二天昼长为10小时13分钟,第三天昼长为10小时15分钟,又根据该地昼长小于12小时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其昼渐长且该地正午标杆影长逐渐缩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答案:A4.关于此时段所属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A.非洲热带草原草木枯黄B.俄罗斯北部有候鸟迁入C.我国西南山区易发生泥石流D.吉林松花江适宜观赏雾凇解析:根据上题解析可以判断出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则该季节非洲北半球地区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而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茂盛;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不会有候鸟迁入;我国冬季降水少,西南地区不易发生泥石流;吉林所处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适合观赏雾凇。答案:D下图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数据图表,据此回答5~6题。5.比较图甲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昼长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两个城市是()A.上海和哈尔滨B.成都和西安C.西安和北京D.拉萨和哈尔滨解析:用各城市的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即为各城市的白昼长度,可知拉萨白昼最长,哈尔滨白昼最短。答案:D6.此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在图乙中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从图中各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都是北京时间)可以看出,白昼都短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从乙图中可知只有地球在③处时北半球白昼长短才符合。答案:C(2012年六安模拟)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住宅呈南北朝向的平原地区)。据此回答7~9题。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甲24°45′2.02H乙40°28′1.18H丙35°21′1.41H丁26°36′1.86H7.在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都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原因是()A.冬至日气温低B.冬至日降水多C.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解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每年冬至日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楼房的影子达一年中最长,因而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答案:D2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冬至日四个城市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四地中,甲地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因而甲地该日的昼长最短。答案:A9.位于北纬30°的杭州,某住宅小区在规划建设两幢楼高均为30米的住宅时,其楼间距应不小于(tan35°≈0.7,tan45°=1,tan60°≈1.732)()A.35米B.40米C.45米D.50米解析:冬至日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