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突破XX省XX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杨群义(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发展势头强劲。全市每年新办60家以上规模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中粮集团、上海光明奶业集团、北京汇源果汁集团、天津完达山集团、南京桂花鸭集团、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浙江天邦集团等1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419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8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6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8%和10%,国家龙头企业数居苏北五市首位,省级龙头企业数居全省第一。二是运行质量提升。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7.24亿元,税金30.26亿元,利润56.72亿元,从业人员达18.31万人。全市已有524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480家龙头企业通过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龙头企业获得“三品”认证的产品达774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数量77个。江苏宁富食品有限公司的“宁富”商标新获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带农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的经营模式,大力开展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振兴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农民合作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的“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优化农业产业化联农惠农机制。20XX年全市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2820.5万亩,畜牧业生产基地饲养量3129.1万头,禽类基地饲养量27885万羽,水产业基地面积327.04万亩。20XX年全市龙头企业对当地农产品收购额达399.9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3%,全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04万户,增收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与全省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第1页共6页比,我市龙头企业不多、不优、不大、不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规模不大。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销售收入进入全省前十强。全市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12家。20XX年全市规模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只有9633万元,企业平均销售规模只有全省的2/3。二是结构不优。全市现有龙头企业中,经营养殖产品和高效经济作物的企业仅占51%,产品出口企业仅占8%,利用外资的龙头企业仅占6%,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够合拍。三是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农业龙头企业面临着产品竞争力、科技支撑力、自我发展动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的问题。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浅层次合同关系的占51%,实行合同方式按利润返还和股份方式按股份分红的,分别仅占3%和1%,带农增收能力亟待提高。(二)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围绕“招大引强、挂大靠强、培大做强”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突破。一、围绕培植新特产业集群,招大引强发展龙头企业。引导各地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发展基础,考虑区位、市场等因素,规划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围绕做大主导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多种形式,大招商、招大商,重点在招引国家级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上求突破,在招引外向型、科技型、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上求突破,在招引投资超亿元、发展“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项目上求突破。通过招大引强,兴办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大力构建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品牌支撑、基地依托、利益联结的龙型特色产业集群。根据《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振兴规划纲要》,全市应着力围绕打造优质生猪、规模家禽、啤酒大麦、粮油食品、淡海水产品、出口创汇蔬菜、速生林木和茧丝绸、奶制品、甜料香料、功能性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招大引强,第2页共6页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的年销售百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各县(市、区)培植一批年销售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特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