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加线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沉湎(miǎn)倒坍(tà)袅(niǎo)袅烟云主观臆(yì)测B.羸(léi)弱馈(kuì)赠浩瀚无银(yín)一泻(xiè)千里C.攫(jué)取休憩(qì)精力充沛(pèi)万籁(lài)俱寂D.徘徊(huái)荫庇(bì)有条不紊(wěn)引颈受戳(lù)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B.在2015年5月31日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礁岛问题进行了重申,可谓喋喋不休。C.曾经发生的沉船事故至今让师生心有余悸。D.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4.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2分)①刚建网时,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③如此巨大的网,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蜘蛛便会一哄而上,把毒液注进体内,昆虫很快便会一命呜呼。④南美洲有一种红蜘蛛,他们上万只生活在一起,共同织网,合作狩猎,共同分享食物。⑤然后,它们开始分享大餐。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C.“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话中的破折号使用错误。D.《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6、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夜半闻横管①【(宋)程俱】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笛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注释】程俱(1077—1144)宋代史学家、文学家。①横管:即笛子。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洛阳,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赵王伦派人抄其家而杀之,夺其爱妾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身亡。7.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连用多个动词,以平缓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梦魂的归来。B.颔联意为“一声笛声清脆高扬,飞上九天,响遏行云,把秋风未能吹下的树叶纷纷振落”。C.颈联用“断肠声”和“万古情”写出了笛声的悲壮。D.尾联借用“金谷园”故事抒发了盼望收复北方故土的思念之情。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由秋夜闻笛而生发的故国之思。B.颈联借笛声倾吐出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的愤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C.诗人诗学柳宗元,受其影响,这首诗显得风格高亢激昂。D.这首诗把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起来,艺术地表达了怀念故土的沉痛孤寂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轼与弟辙,师父洵①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