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课必记课题2.1生物与非生物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放大镜;(2)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蜗牛,发展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蜗牛感觉的实验,发展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蜗牛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大自然,并树立爱护小动物的和谐的自然观;(2)通过探究实验和课堂互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难点分析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蜗牛的形态结构蜗牛的感觉蜗牛的结构和感觉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课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多媒体、蜗牛、放大镜、玻璃板、米醋、蔗糖溶液。教、学预设调控对策一、引入: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千奇百怪,多姿多彩,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哪几类呢?(学生答过后,再追问)我们周围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学生自由回答,并记录在课本第34页,同时播放PPT2考考你)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生物或是非生物呢?二、新课读图P34页,结合PPT3,写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思考:除了以上特征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特征?PPT4(P35页小结)思考与讨论:PPT5(课本第35页)生物又可以分为动物与植物,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PPT6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复习】在第一章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体积、温度、质量和时间这些物理量,并且也知道了测量这些物理量的工具以及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现在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它们的测量工具以及这些物理量的符号。生:长度(l)——刻度尺、体积(V)——量筒、温度(t)——温度计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实验工具的使用。【引入】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蚂蚁、苍蝇、蚊子等微小生物的身体结构,比如它们是否有眼睛、口等,分别长在什么地方,那我们该用什么工具去观察并了解它们呢?(引出放大镜)生:放大镜,……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放大镜吧?二、讲授新课,探索新知【放大镜的使用】同学们的桌面上已经有了放大镜了,现在请你们把它拿出来,然后2个人一组,观察一下你们手上的放大镜,同时看ppt上的填空题,把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填上去。(一般用玻璃制成,用手摸可感觉到它是中间厚、边缘薄。)生:用玻璃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下铅笔、头发、指甲等,看看放大镜中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总结出放大镜的作用和特点以及它的使用方法)生:(观察活动)(放大镜的作用和特点:能将观察对象放大,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不要与被观察的物体离得太远,观察时,可将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适当移动,使看到的物体较清晰为止。<强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属于间接观察”>)那么,什么是间接观察呢?(引导:当我们用感觉器官直接进行观察时,我们把这种观察叫做直接观察。而当我们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时,是不是借助了放大镜这个工具啊,所以我们把借助仪器进行的观察叫做间接观察。)(解释“为什么不能贴着物体或远离物体进行观察?<贴着看,无放大作用,且可能污染镜片;离得太远,观察对象不在视野内,无法观察。>”)【观察蜗牛】【外形特征】在观察蜗牛的环节中,我们将要探究的是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的生理特征。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放大镜的使用。现在,我们就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下蜗牛的外形特征,看看它有哪些结构:请大家将蜗牛拿出来,然后2人一组进行观察,同时将蜗牛的眼、口、壳、腹足、触角填在书本p36的相应位置。【小结】蜗牛的外形特征(结合图,并以ppt20为参考)【思考一】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板上留下痕迹吗?它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作用?(会,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减少爬行时与地面间的摩擦,二是可以传递某些信息。)生:减少摩擦,传递信息。……【思考二】蜗牛为何要四处爬行呢?(蜗牛在四处爬行时,一方面可以寻找食物,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