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暨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资料(五)生物教研室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汇总1、基因分离定律与假说巧记“假说—演绎过程”: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右图表示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由图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A和a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3、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比较纯合子杂合子特点①不含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实验鉴定测交纯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的表现型杂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自交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花粉鉴定方法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5.(1)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2)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6.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7.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F18.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9.指导杂交育种(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具有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可具杂种优势但每年都要育种。10.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1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12.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5)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第1页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暨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资料(五)生物教研室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及相关结论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F1(YyRr)两对相对性状同时考虑(运用乘法原理进行数学运算如下):再组合优点:化繁为简,可操作性强。原理:每对等位基因(或相对性状)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且互为独立事件。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1.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适用条件①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如右图所示)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注意三点(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3)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4)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基因重新组合会产生极其多样基因型的后代,这也是现在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三、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