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在这课中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1、在观察点子图回答()比()大,()比()小,不仅仅让学生说10和9的大小关系,更多的关注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这样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模式2、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点子图、直尺图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个圆片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并用10来说一句话,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虽然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结果在上课时还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1、是在课的开始时,情景导入口算后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便忘了,本来准备好的备课是数字宝宝的故事:“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9最大,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0听到9这么一说,伤心地哭起来,1在旁听见了,就很有礼貌地对9说:“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呢!”9一听,觉得非常吃惊,小朋友,数字1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和0站在一起,就组成数字几呀?”就直接让学生看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图上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时。有一个学生很快说出图上有10只鸽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很快给予了肯定,但我没有追问下去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这么快就数出结果。其实这里也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利契机,如果我让这个孩子到前面数一数不仅能让学生巩固10的数法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数物体个数的方法。而我却忽视了。2、是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方法进行教学,先体验数数,再分一分,体验10的组成。因为学生在学习2到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次培养。在汇报完答案之后,出示儿歌记忆了10的组成,同时回顾板书,加深对10的组成的认识。最后通过闯关游戏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学生积极性较高。不足之处在于闯关过程中题与题之间的过渡还不够自然,还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语言。要是能用童话般的语言融入其中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