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如何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手中零花钱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3.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4.学会运用调查表,了解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增强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增强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课前准备:1.课前调查表及相关记录。2.小组汇总空表及有关用具。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你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播放实录(内容:一天,三年级某班的张某、李某同学放学后经过学校门口的食杂小摊,无意中发现食杂小摊里挤满了学生,他们有的从身上掏出一元、两元购买棒棒冰、汽水、羊肉串等零食;有的正兴高采烈地把这些零食往嘴巴里送。接着,他们俩在其它的小店铺里又发现了同样热闹的情景等。)在录像下边加入文字出示问题题目。师生看录像。生:自由举手作答。(学生可能从来源、用途、数目、家庭情况、身体健康、吃零食的危害、行为等方面做出反映)同时师就抓住与本节课要讨论的有关部分进行板书和引导。师小结:这个问题提得好!好,那今天我们就零花钱你还想提什么问题呢?(板书:怎么来的、怎么花的、如何合理花等)(师提示:我们在前边确立了该课题,进行了部分调查研究活动和小组讨论汇总等)(课件出示:问题的提出、课题目标任务、课题准备、课题实施)(二)、新知探讨1.对零花钱来源调查的汇报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金钱观)师:在你们当中,也有很多同学都有零花钱,那你们的零花钱是怎么来的呢?生作答,其它同学可对没有说到的方面进行补充。(可能有①压岁钱,师:谁给的?你零花钱是亲戚长辈们给的,还有没有不同的?②打工挣的,师:你真能干,能自己挣钱了,可是老师要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们现在还小,应该把精力多放在学习上,好吗?还有不同来源的吗?③稿费等,师:也是自己挣的④爸爸妈妈奖励的或骗取的,师:也是父母给的。)(板书:按需、“打工”、奖励、骗取)师:你们这些钱多数是谁给的呢?师小结:看来大多数同学的零花钱都是父母给的,那父母的钱又是怎样来的呢?(引导学生讨论长辈挣钱的辛苦。)生答:工作挣来的。师:父母挣钱容易吗?(不容易)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怎么辛苦的?你看见过他们是怎么在挣钱吗?生作答:(抽2---3个学生介绍父母挣钱的辛苦)师:在你们的调查中有没有父母不给零花钱的呢?(有)你们父母没给零花钱的原因是什么?(所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的等)2.对零花钱主要用途调查研究汇报及交流讨论(小组合作亲身经历,培养消费观)师小结:是啊,父母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整天忙忙碌碌,不辞辛劳,多么不容易呀。同学们也意识到了父母挣钱这么辛苦,可是,平常你们是怎样花费这些零花钱的呢?(师展示生调查表)在此之前每个同学都填写了这份调查表,同学们也认真填写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按你们自己分的小组,把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来,看看你们的零花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好吗?开始吧!生分组统计,师指导。(可指导用各组同学分工合作,用竖图、扇形图、表单加文字如从统计中我们发现了…等不同形式统计并准备汇报。)(在生统计过程中)师:同学们都在认真仔细的计算和统计,等会儿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会展示给大家看,所以,你们还有一个小小任务:就是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汇报结果。师:统计好了吗?(生:统计好了)把你们统计的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好不好?生上台展示汇报,师可对各小组不同情况进行简单点评。(汇报方式要求)(二)3.如何合理花零花钱?(增强合理花钱的意识)师:在这些花费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呢?应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