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苏轼是豪放词派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品读与赏析品读与赏析1、请概括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2、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这个字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又表现在哪些方面?3、理解本词的主题思想。4、词中何处运用典故?有何作用?5、词中的“卷”改为“过”或“飞”、“会”改为“将”字好不好?你怎样理解?背景介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爱国思想,并含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主题苏轼对《江城子·密州出猎》颇为自得,在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你觉得本词作为豪放派词有哪些特点?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有何不同?思考:提示:快速阅读苏轼另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请从题材范围、表达情感、艺术风格、表现方法作比较,补填好表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思念。。豪放派与婉约派比较宋词流派题材范围表达感情艺术风格表现方法代表人物豪放派国家盛衰、时政得失,个人理想抱负为主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为主豪迈奔放意境壮阔为主以大笔勾勒、叙事、用典、铺叙直陈、直抒胸臆为主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男女恋情、离别相思、伤春感时为主儿女之情、离别之思为主绮丽、柔和、委婉之美为主以借景抒情、含蓄细腻、委婉蓄藉为主柳永、李清照等2、本词以“”字统领全文,上阕写景记事,描绘了_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抒怀言志,抒发了词人_________的豪情壮志。当堂检测1、《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派词的创始人。与合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本典故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豪放派词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题材上以为主,抒发感情以为主,艺术风格以为主。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业:2、课外摘抄豪放派和婉约派宋词各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