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读书笔记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读书笔记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读书笔记1去年,当我破费整整半年时间置身《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我曾一再探寻罗曼罗兰天才思想的力量源泉。在此愚人并不在乎高尔基对它所谓的“长篇叙事诗”的礼赞,也未曾是仰慕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所有令人能马不停蹄地去追随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生平的唯是诗意的语言、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才以及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仁爱而敏感的呐喊。直到近来读完《名人传》,才找到了最确切的答案:是贝多芬用强有力的手餐搀扶起跪着的罗曼罗兰,并给他的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就像他在《贝多芬传》的原序中所说的那样,“……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作。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一如《名人传》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而已然不再属于罗曼罗兰一样,在此,贝多芬也并非属于自己,而是被感恩者改头换面,俨然地,在作者笔下,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都是能让人苏生和振作的救主。所以,并非是罗曼罗兰依附于浪漫的标题党之上而成就了《名人传》世界地位而首先是三位巨匠的英雄气象在罗曼罗兰的笔下更加恢弘。他所谓的第1页共8页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那种凭借强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难;而是:具有伟大的品格,能为一切真理、正义奋斗而向人生中所有的困顿、苦难发出挑战的人。换句罗曼罗兰自己的话说,便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的人。因为《约翰克利斯朵夫》与《名人传》,傅雷名译便渐次成为我无可释手的读物,尤其是他在《贝多芬传》的译者序里,开首的那些如雷贯耳的谆谆言辞,“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以及“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砺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虽然傅雷的生命是选择了非命的方式了解的,但他的选择是在历经了战斗、磨砺、承担而依然无法超脱的情形下做出的。原来人的毅力,也是可以从由无限趋近枯竭。历史会告诉我们,像这样的译者终究是否会成为伟大的人。优秀的翻译家堪比优秀的作家重要,傅雷当之无愧。传记里的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像这样的领域一直是欠缺审美视角、缺少艺术禀赋的凡夫俗子的禁区他们坚守的各自的园地,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有如天方夜谭或神秘莫测。能将每个人都感召在一起的除了他们留给我们人类的展现真善美的共同的艺术财富之外,更有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而与人生的困难第2页共8页搏斗的力量。尽管贝多芬的暴躁、米开朗琪罗的软弱、托尔斯泰的矛盾,但是他们那种为捍卫艺术而一往无前、痛苦挣扎的飞蛾扑火般的对抗、执着的姿态,最后使自己成为“靠心灵而伟大的人”的典范。我们从罗曼罗兰这里对于他们的伟大感知,并非出于对他们生平的全面记述、解读,而是像泼墨画一样颇具浪漫色彩的渲染。让读者能够在诗一般的语言里形成英雄的轮廓——像罗曼罗兰这样的作家,他们的语言自然而然地接近诗的境界。在《米开朗琪罗传》末了,作者说“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液。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在此,与其说是作者说给别人听的,还不如说是他说给自己听的,更确切。按照作者的初衷,开始从伟人、英雄这里寻找战斗的勇气,主要是因为他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所以,他要跪下去与他们相对倾吐他的衷曲,多雾的莱茵河畔,自从贝多芬用强有力的手扶起罗曼罗兰的那时候起,他便要歌唱病愈者的感恩曲,于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