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工作[五篇]第一篇:以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工作以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工作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煤矿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重大事故多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20XX年3月29日下午,国家煤矿安监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煤矿事故警示教育视频会议。会议分析了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和郑州煤炭集团公司三家企业以及近期其他煤矿典型事故教训,部署进一步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工作措施。典型事故“3。23”同生安平煤矿事故20XX年3月23日,XX省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矿5-1煤层8117综采工作面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3。6”松树镇煤矿事故20XX年3月6日,XX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松树镇煤矿+100m东一采区4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93t、瓦斯量1万1232m3,造成12人死亡。“3。3”大平煤矿事故20XX年3月3日,XX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21141下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840t、瓦斯量5万2000m3,造成2人死亡。“3。2”郑新金昌煤业事故20XX年3月2日16时许,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的郑新金昌(新密)煤业有限公司11011采煤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2人死亡。截至记者发稿,以上4起事故的事故原因仍正在调查中。暴露问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在会上指出,20XX年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42起,死亡100人,同比减少23起、2人,分别下降35.4%和2%,其中较大事故3起、死亡13人,同比减少5起、19人,分别下降62.5%和第1页共13页59.4%。但是,今年重大事故发生了3起,造成43人死亡,而去年同期没有发生重大事故。这暴露出的问题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红线意识不牢固。一些地方公司和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摆位不准,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没有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甚至无视法规、无视监管、无视矿工生命,造成安全责任不落实。如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矿在发生事故后,人员定位系统竟然不起作用,井下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对安全状况盲目乐观。二是灾害治理技术措施不到位。一些煤矿防治灾害技术不可靠,措施跟不上,有的甚至弄虚作假。XX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松树镇煤矿、XX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明知在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内修建巷道,却没有及时修改防护设计、优化防护措施。从2起事故来看,根本原因就是打钻抽采措施不到位。三是现场管理和应急处置薄弱。一些煤矿对重大灾害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应急处置能力。松树镇煤矿在出现事故前两天,出现工作面煤层变软、瓦斯浓度突然升高等情况;大平煤矿事故发生前,打钻时出现喷孔、顶钻等现象。面对事故征兆,这两处煤矿没有停止掘进施工,认真研究分析新情况,仍然组织人员冒险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四是部分地区整合矿井存在先天不足、管控不力。近期国有煤矿企业整合矿井事故多发,安全问题突出。主要是整合前后没有开展致灾因素普查,同时对兼并重组矿井安全监管不到位。五是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对违法违规建设生产问题打击不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今年以来发生了5起较大以上事故,有4起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六是复工复产验收不严格等问题。一些企业和部门对企业复工复产验收走过场,有的甚至不验收,盲目生产引发事故。目前,煤矿企业经营困难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加,有第2页共13页的安全投入不足,没有及时更新设备;有的瓦斯治理工程缩减,用局部防范措施,代替区域措施;甚至还有的超能力组织生产。同时,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脱困升级也会给安全生产带来新情况、新问题。防范重特大事故黄玉治在会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20XX年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了20XX年7项专项监察方案通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截至目前,有26个产煤省、区、市制定了专项整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