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VIP免费

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_第1页
1/5
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_第2页
2/5
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_第3页
3/5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门知识性与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应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在中国梦的统领下为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希望你们喜欢!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1《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关键词:中国梦途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告诉我们如何为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强大的正能量。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中走出来的,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并非易事。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浴血奋斗,付出巨大牺牲,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有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建国后,经过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苦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中华民族引向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使经济社会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历程,可以看到,这条道路充分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艰难探索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开辟和形成的历史有力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正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彻底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和考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年均增长近10%,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倍以上,我们在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唯一正确道路。用中国道路引领中国梦的实现,当前,我们就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要做到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凝心聚力,甩开膀子,真抓实干。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力量之源。五千余年的中国历史,战争、灾难、瘟疫等各种天灾人祸难以计数,尤其是近代以来,内忧外患接连不断,然而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我们所以能够在每一次重大危机面前化危为机,转变成推动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7年创新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