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你。2017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一一、破除思想禁区、锐意进取谋划发展蓝图河北省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繁重多变的经济下行压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要把握机遇,真正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就要让思想真正解放起来,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提出的“八破八立”,破除的就是阻碍河北省发展的思想禁区、思想枷锁,树立的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新理念、新方法。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正确把握发展规律,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中永立潮头。我所自2000年整体转制为企业以来,一直在经历转型期的阵痛,如何在新的角色定位中实现自我价值是我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形势下,身为科研队伍的“地方队”,如何更好地将科技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所每一名员工去认真思考。在我看来,“解放思想”就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总钥匙”。好的科研成果,是来源于实际的,是能够经得起社会检验的。科研工作者如果整天坐在电脑前,只限于网上查阅资料,等待企业将技术需求“送上门来”,时间一久,难免会头脑僵化,思路也受到很大局限,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的脱节,科研成果不能真正解决企业的诉求,科学研究的道路也会越走越窄,最终走入死胡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解放思想”,就要“放下身段”,下企业、跑现场、围绕产业集群解决问题。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只限于观赏窗外的一抹绿色,又怎能体会到社会的万紫千红?只有跳出等待的“小圈子”,才能真正融入社会的“大圈子”,只有破除思想的禁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发展自己,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催化剂。企业要发展,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也要制定真正符合企业特点、符合企业现状的发展规划,要将企业的发展愿景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既要勇敢地“走出去”,又要清楚“往哪走”、“怎么走”,在走之前先明确方向、明确目标,制定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习教导我们“谋事要实”,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换挡阶段”,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又要积极应对实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波折。作为地方科研院所,就要在“走出去”过程中谋实事,沉下心来解决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向一线生产人员学习,真正掌握现场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研院所与社会联接的纽带,就是科研院所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我们破除思想禁区之后,开拓发展的创新源泉。二、树立市场思维、以人为本促进转型发展市场是培育企业的土壤,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力和风向标,只有企业提供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企业才有生命力,反之,则会被市场的浪潮所淘汰。在“互联网+”的时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正在快速实现有机融合,市场化的手段和思路也正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革。如果说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企业这条大船要离开港口,到大洋去搏击风浪,那么市场化的思维和意识就是大船的船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只有按市场规律前行,才能征服一个又一个险滩,突破一重又一重风浪,始终把握企业发展的命脉和节奏。作为转制院所,必须摒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将科研力量和方向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样机的研制,产品是面向应用的、面向用户的,要在产品研发的整个流程考虑用户的需要,好的产品不仅仅是技术过硬,用户体验也很重要。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人是企业这条大船的掌舵者,只有各位船员同心协力、各司其职,轮船才能劈风斩浪、勇往直前。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是每一个企业都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解放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既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跳出思想的禁锢,又要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