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研究学习论文基于单个均值检验的第Ⅱ类错误成因及计算姓名:教师:时间:2013.12基于单个均值检验的第Ⅱ类错误成因及计算摘要在统计假设检验中,不可避免会遭遇两种类型的错误:第Ⅰ类错误(拒真错误)与第Ⅱ类错误(纳伪错误)。可以认为,第一类错误由检验中的实际推断原理引起,第二类错误由检验中的逻辑谬误引起。第一类错误出现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即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二类错误的计算方法是阐述的重点,也是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与目前的方法不一致的地方。本文基于对单个均值的检验,着重分析了第Ⅱ类错误的成因、能否计算及如何计算。本文发现,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为,是可以控制的;而另一方面,由于非真状态不唯一,真实分布的未知,的数值通常是不可控制。一般地,的数值也与显著性水平,样本容量,真实参数的值有密切关系。特别地,的数值随着真实和原假设中的偏离程度而变化,越小,犯第Ⅱ类错误的值会显著增大。本文倾向于认为的数值在实际情况中是不能计算的。事实上,当且仅当真实已知,才能计算得到的精确值,这与样本方差是否看作一个统计量相关性不大(这种情况可用检验解决)。而在这种情况下,已然是个已知数,那么也无从谈起进行假设检验。对于将作为一个统计量,我们得到了其分布,可求得其方差为(为修偏系数)当时,随着修偏系数,,用样本数据代替误差将越来越I小关键词:假设检验,第Ⅱ类错误,修偏系数,成因,计算目录一、问题重述..............................................................1二、基本命题..............................................................2三、第Ⅱ类错误成因分析....................................................2四、第Ⅱ类错误概率值的计算................................................3五、第Ⅱ类错误概率值影响因素分析..........................................5六、第Ⅱ类错误概率值计算的反思............................................6七、结论..................................................................8八、参考文献..............................................................8IIIII一、问题重述考虑方差末知时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若检验的显著水平为,易知其拒绝域为X显然,拒绝域所犯第I类错误的概率为。若考虑第Ⅱ类错误,则由基本公式由于在条件下,,所以部分同学认为,获得抽样数据(样本根方差)后,第II类错误的概率是可求的。但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由于右端表达式中,是一统计量,是随机变量,不能用样本数据来代替,此问应从长计宜。更多的同学了解了以上两种思想后,认为的表达式是不确定的,不能计算。由此认为该检验犯第II类错误的概率是不存在的。请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推断验证,尽力对这个问题作出全面恰当的回答。1二、基本命题A、作为一个总体的大多数样本的统计量的值,将会落在一个被指定的区域(接受域).B、某一样本的统计量的值落在一个被指定的区域.C、若A为真,且推断过程无误,则B可能为真;若B为真,且推断过程无误,则A为真.D、在检验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推断原理,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上几乎不会发生.三、第Ⅱ类错误成因分析统计检验中为什么会出现第Ⅰ类错误与第Ⅱ类错误呢?一般认为,那是因为“弃真”与“纳伪”。显然,本文所追求的回答不能这样简洁,停留于此,无疑是在问题的外围打转。当然,也无意于更不可能追溯至问题最初源头,而只能在较有高度的地方停下来去看问题的来源,进而弄清问题的实质。回顾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根据问题的需要提出原假设,即写出所要检验假设的具体内容,如假设;第二步,根据原假设的内容,建立合适的样本函数(也称为检验函数),它在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为一统计量,并且其分布为已知;第三步,选取显著性水平(通常取),在为真的条件下,寻找区域,使得,由于较小,所以是个小概率事件;第四步,检验小概率事件是否发生,若发生,则拒绝原假设;若发生,则接受原假设.通常称为拒绝域,称为接受域。2上述第四步作出统计推断的依据便是命题D,即“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