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瓴乡统计工作思考乡镇基层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乡镇经济和社会运行状况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来揭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问题和变化规律,为各级党政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且有价值的依据。因此,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各级领导对经济运行情况的正确把握、判断和预测。XX省XX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出台两年来,XX市狠抓乡镇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建设,乡镇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乡镇基层统计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各级领导对基层经济情况的准确了解,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现状冯瓴乡共有13个村,村级专(兼)职统计员达13名,近两年来,在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冯瓴乡成立了统计站,实行独立办公,冯瓴乡所有村都基本配有1名以上专(兼)职统计人员,,一般由村委会会计兼职统计员。为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及时、准确,市、县两级都对乡镇分管统计的领导提出了要求,要求各乡镇班子成员分管统计工作,明确其负责统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且须经常过问,对统计报表进行审核把关。对乡镇分管统计领导工作进一步进行了明确,规定必须由常务副乡镇长分管。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要求,省、市、县三级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具体方案,筹措经费,着力改善乡镇统计站的工作条件。目前,我乡镇统计站基本上达到了有牌子、有制度、有房子、有桌子、有柜子、有电脑、有网线、有电话线、有电话、有传真机、有打印机、有统计人员。这“十二有”的到位,有力地保证了基层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乡镇基层统计存在的问题乡镇统计队伍不稳。乡镇统计工作办公经费不足,统计人员待遇差,乡镇统计人员选调和安排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加上统计工作任务繁重,待遇较低,第1页共15页乡镇的干部主观上也不愿意干统计工作,造成统计队伍不稳,流动性较大。由于多数新接手统计工作的人员往往业务不熟、概念不清,导致统计数据衔接不好,工作质量大打折扣,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连续和全面。人员经费任务不配套。近年来,统计调查任务不断增加,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业务工作高度统一,而经费分级负担,上级统计机构对基层基本上只管工作,下拨的经费十分有限,绝大部分需要地方财政解决,对于财政比较薄弱的乡镇,基本无法保证这部分经费的开支。由于事权、财权、人权高度分离,往往是调查任务落到基层,经费和人员却难以跟上,出现工作推诿现象。缺乏保障的基层统计人员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搞好工作,许多任务要靠行政命令去完成,责任与权利不相称,有的甚至出现自己随意填报数据的现象,严重危害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如遇普查年份,受人员编制、经费的制约,基层统计更是处于应付状态。统计调查抗干扰能力弱。乡镇统计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的指导,而人、财、物管理归口乡镇,在这一体制下,统计监督的执行力受到了较大的考验。由于少数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受行政考核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行政干扰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不能很好地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近年来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行为屡禁不止,统计执法更是“查处容易执行难”,个别统计数据难以真实反映基层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方法制度滞后于形势发展。近年来,各级在基层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创新方面都作了较大的努力,但仍然难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需要,统计部门的内部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机制不健全,统计产品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许多经济社会现象没有得到充分反映,统计指标的设计还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社会人文指标;重速度指标,轻效益指标;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重总量指标,轻人均指标;重平均指标,轻差异指标的现象。第2页共15页如何加强乡镇基层统计第一,稳定基层统计队伍。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与统计人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