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语文《闻一多》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4、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教学设想: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方法和准则。这个单元记载的都是名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二、检查预习情况:1、介绍作者和闻一多(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不用讲得过尽,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进去。)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并积累词语。)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呕心沥血潜心贯注心凝神会迥乎不同一反既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三、听课文,整体了解全文大意。四、整体感悟:(想一想)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五、作业:1、熟读全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生字词)二、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探究后提示:"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三件事例《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三、句子欣赏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5、“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6、“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7、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请根据上述分析,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四、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这一部分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精神、目的)(1)起稿政治传单勇敢无畏革命家方面(2)群众大会演讲大骂特务不怕牺牲(说→做)(3)参加示威游行言行一致目的:争取民主五、分析人物形象从全文内容看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探究参考:是一个具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的学者和革命家。六、总结课文内容及选材特点思考: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于“学者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