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老师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蝌蚪)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今天,我们学习看图学文《小蝌蚪找妈妈》,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集体朗读课题,“蝌蚪”(kēdǒu)二、初读课文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动画,进行下列教学活动:1.师: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学生试说: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2.谁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青蛙)青蛙长得什么样?(青蛙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板书:碧绿衣裳鼓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板书:乌龟4.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5.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视频,让学生注意生字读音。师: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三、生字学习1.学习生字新词。(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教师重点指导: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10笔。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蝌蚪成长动画,教师讲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四、课堂练习1.认记生字新词。2.猜谜语。碧绿的衣裳披身上,大大的眼睛头顶长。宽宽的嘴巴呱呱唱,捉虫的本领高又强。(谜底:青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鼓眼睛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二、导学课文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范读视频,进行下列教学活动:1.齐读第1自然段。师:作者在这一段里写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头写到尾巴)把“一群”“几群”“一群群”作比较。2.导读第2自然段。学生看图说第一幅图的意思。作者是怎样写这一段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作者写了4层意思:先写了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它看见了谁,再写小蝌蚪是怎样问的?最后写鲤鱼是怎样回答的?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面对面主动打招呼)示范表演“迎上去”的动作。3.导读第3自然段。学生看图练习说第二幅图的意思。这一段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一段先写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他们看见了乌龟,再写小蝌蚪叫妈妈,最后写乌龟的回答)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4.导读第4自然段。指名朗读本段。学生看图练习说第三幅图的意思。启发思考:这一段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他们看见了谁,再写小蝌蚪叫妈妈,最后写青蛙妈妈说的话和动作)青蛙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