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第四课第二课时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三)知识:知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牛娃的愿望一位记者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巧遇一个放牛娃。他们之间进行了如下一番对话:记者:孩子,你放牛是为了什么?放牛娃:赚钱盖房子。记者:盖房子是为了什么。放牛娃:结婚生孩子。记者:那你儿子将来干什么呢?放牛娃:放牛啊!记者:……看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吗?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一项基本法律,是制定教育单行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的依据。二、讲授新课(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41页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思考讨论:①我国宪法四十六条的规定首先说明了什么?②那么,什么是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③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哪些权利?(见教材P42页相关链接部分)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⑤请同学们阅读41-42页陈章良的事迹,交流讨论问题:结合陈章良的事例,谈谈享有受教育权利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陈章良之所以能够为国家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就在于陈章良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实现这个前提;假如陈章良的受教育权利无法实现,他也就无法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就是有心想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见受教育权利对个人的发展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⑥为什么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那么受教育者的义务是什么?读46页上的内容。讨论:①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一议:②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国家和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育,无论作为我们的一项权利还是一项义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43页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