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百姓富长效管做环境治理忠诚卫士镇级河长先进事迹材料田源,女,19XX年X月出生,中共党员,20XX年被任命为万峰湖、南盘江、达力河三条河流的镇级河长。开展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她用实际行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捍卫河湖的“水清、岸绿、人和”,成为X镇环境治理的忠诚卫士。一、扎实开展“清网行动”,实现“生态美”为进一步强化河道管理,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从201X年起,田源就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河道捕鱼“清网行动”。在前期充分走访调研、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田源制定了“宣传发动、自纠自清、专项执法”三步走的工作流程:第一步,宣传为先,营造氛围,有的通过召开村民小组长、河长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有的组织志愿者队伍入户宣传、向每户村民发放告知书、倡议书,使河道捕鱼“清网行动”家喻户晓。有的村委托村民小组长,特别针对捕鱼户进行面对面告知并签字,劝导当事人主动配合清理等扎实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群众对河道捕鱼行为破坏水生态的认识,全方位引导社会树立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自拆、共治效果,减轻清网专项工作阻力及压力。第二步各村居对所辖范围内镇、村级河道、小微水体存在的网具进行地毯式排摸、调查和登记。发现辖区内存在渔簖、网箱、地笼网、丝网、板罾网等非法捕捞装置的,自行清理拆除,力争做到“自纠、自清”。第三步,对拒不自行拆除的“钉子户”,田源同志带领镇河长办联合当地水务、环保、渔政、城管、公安等部门开展河道捕鱼“清网行动”联合执法,对河道内擅自设置各类网具和设施捕鱼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清网行动”开展以来,共取缔万峰湖流域网箱363559平方米,钓鱼棚102个、水上餐厅2个,兑现群众奖金590余万元,真正还湖于民、还绿于民。二、大力推进渔民转产,实现“百姓富”一直以来,河湖岸边的百姓遵循“靠山吃山、傍水吃水”的生活传统,主要以养殖业、钓鱼业、捕鱼业为生。渔民退捕转产工作既是一项生态保护工程,也是事关渔民提升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为确保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田源同志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镇河长办工作专班,明确就业服务工作职责,安排专人具体负责。二是按户建档立册。做好XX户XX名渔民的情况摸底,每户建立一份档案,摸清每个人的职业技能情况、就业需求、培训愿望等。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做好做细渔民的思想工作。田源同志每周到渔民集中的XX村、XX村等地进行政策解读、答疑解惑。四是加强配套服务。安排各村居载体单位主动服务,积极落实渔民转产后养老、就业等保障措施,解决后顾之忧,确保转产工作平稳有序。通过耐心细致、积极有效的渔民转产工作,田源同志共帮扶转产渔民开办“渔家乐”X户、民宿客栈X家,协调建设岸基养殖基地X个、精品水果培育基地X个,联系推荐绣娘等职业培训X人次,帮助转产渔民就业X人,提升了渔民综合技能,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XX镇X村村民XXX是田源同志推荐到精品水果培育基地工作的一名转产渔民,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以前我们就是养鱼,污染太严重了,刨去饲料费等各种费用,非常辛苦不说,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我们不养了,来培育基地上班,一个月4500元,一年就是5万多,离家里又近,日子过得比以前都强。”三、营造“爱河、护河”浓厚氛围,实现“长效管”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田源同志积极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着力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的意识,努力营造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河长制治水显现的成效,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山清水秀带来的美感与舒适,更带来了村民们的致富希望,自然不会有人再去破坏环境、污染河流,实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治共享格局。田源同志深知治水成效的来之不易,如何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进,如何实现治水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成为她经常思考的问题。她进一步发挥好镇级河长的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她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制定环保及人居环境整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