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二章第二节,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就全章内容来看,既是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延伸,也是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研究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教材处理:为了加强学生自主探究,一改教材边实验边理论的方式,采用先理论猜想后实验验证的科学发现的次序,使实验的开放性更强,方案均由学生设计。为了使现象对比更明显,增加CaCO3和不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实验。二、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必修2中,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本册绪言中学习了碰撞理论相关知识。2、已具备的能力: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3、可能遇到困难: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困惑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尤其是压强对速率的影响;对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评价,缺乏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运用碰撞理论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旧知-提出问题-理论猜想-实验验证-现实应用”的科学发现方法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通过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讨论-自评互评,掌握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定性实验方案选择原则等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联系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学&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用心爱心专心1与评价;压强及催化剂对化学速率的影响。四、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教具法、视频动画法学习方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对比评价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动画导入-讨论猜想-学生拼图-深入讲解-实验探究-自评互评-应用思考在任务驱使下,经过讨论,学生拼图思维容量很大,能带给学生一次认知飞跃,而实验验证将迎来认知上的又一次飞跃,自评互评则把整堂课推向高潮,现实应用则使学生产生言犹未尽的感觉,把进一步探究留到了课后。整个过程重现了“联系旧知-提出问题-理论猜想-实验验证-现实应用”的科学发现方法。【导入】通过动画演示,复习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旧知识,思考讨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任务一】碰撞理论。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完成拼图。进而思考:影响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碰撞几率、内能、反应路径、搅拌、接触面积、浓度、压强、电弧、温度、超声波、放射线、光辐射、强磁场、催化剂)之间的逻辑关系?组织讨论并通过完成拼图展示讨论成果。教学中预先准备好一些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动画讲解,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因素,有选择地进行动画演示。例如上课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催化剂的影响不是太清楚,就播放了动画。又针对压强影响的多样性,我播放了压强的的影响,并借助图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启发学生得出压强对速率影响的关键所在。【任务二】实验探究任务:用实验法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如何影响反应速率。试剂:大理石,1mol/L盐酸,0.01mol/LKMnO4,热水,冰水,0.1mol/LH2C2O4,0.2mol/LH2C2O4,0.1mol/L盐酸,0.1mol/LNa2S2O3,5%H2O2,0.1mol/LCuSO4,0.1mol/LFeCl3溶液,MnO2粉末用心爱心专心2化学反应速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碰撞几率内能反应路径搅拌接触面积浓度压强电弧温度超声波光辐射强磁场催化剂放射线分组实验:组织各小组“明确任务—了解试剂—设计方案—小组分工—进行探究—交流汇报(强调从所控制的变量、方案、依据的现象、结论、微观解释五个方面进行汇报)-自评互评”。如此开放的实验设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