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3:实验安全I.基本要求1.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意外事故等的处理方法,注意实验室中安全要求。2.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特别是氧化剂、易燃固体、有毒品、爆炸品、易燃气体、腐蚀品、自燃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3.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特别要掌握试验设计中的安全装置种类、原理及其使用方法等,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II.基本内容一..实验安全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1)任何化学药品都禁止手触、鼻闻、口尝。(2)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禁止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4)禁止用量过大。药品取用的量要尽可能少,如金属钾与水反应,钾的用量控制为绿豆般大小。用量过大,反应十分激烈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烧瓶内反应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宜超过瓶容积的一半,以防冲出瓶外。(5)禁止受热不均。加热应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特别是有机反应,如酯的制备要用小火加热等。(6)稀释浓硫酸时,禁止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二.事故的预防、处理事故预防1防止爆炸①验纯:各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点燃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②排空:加热制备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溶液中的实验,要防止因反应容器内压强锐减而造成液体倒吸入热的反应容器内而发生炸裂。所以,用H2、CO还原Fe2O3、CuO之前均要先排空验纯。2防止倒吸对于需要加热制取的溶解性较大的气体,在收集、检验以及性质实验时要有安全装置以防止倒吸。3防止暴沸加热有机物时,由于它们的沸点一般比较低,一旦温度过高,液体局部过热,会形成暴沸现象,反应溶液甚至冲开橡皮塞溅伤实验者,所以,在反应容器中要放一些碎瓷片。4防止毒害①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如Cl2、HCl、H2S、SO2、NO2等酸性气体,用强碱溶液吸收(通常用浓NaOH溶液);CO点燃除去;NO先与足量空气混合后再通入碱溶液中;H2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如气态烃虽无毒性,但弥散在空气中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应当点燃除去;NH3用浓硫酸吸收。②有毒气体: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5防止烫伤。热的蒸发皿及坩埚要用坩埚钳而不是用手6防仪器炸裂。①试管在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然后固定某部位加热。②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集气瓶中的燃烧反应有固体生成时加少量水或铺细纱。④禁止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冲洗。7防止火灾(1)火灾防止1实验室中可燃物要远离火源。化学药品中有很多是易燃物,在使用时若不注意可能酿成火灾。所以,对易燃物:①必须妥善保管,放在专柜中,远离火源。易燃品、强氧化剂、钾、钠、钙等强还原剂要妥善保管;②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应防止蒸气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③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和仪器选用,如蒸馏时要用冷凝器等;④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决不能随意丢弃,如残留的金属钠应用乙醇处理,白磷应放在冷水中浸泡等。另外,实验室必须配备各种灭火器材(酸碱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粉末灭火器、沙子、石棉布、水桶等)并装有消防龙头。实验室电器要经常检修,防止电火花、短路、超负载等引发火灾。在使用酒精灯时要切忌: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②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④灯壶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等。(2)火灾扑灭a.如果在实验时不慎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②扑灭火源: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小范围的有机物、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盖灭。③常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范围见下表:类型药液成分适用灭火对象酸碱式H2SO4和NaHCO3非油类、电器泡沫式Al2(SO4)3和NaHCO3油类CO2灭火器液态CO2电器、小范围油类、忌水的化学品四氯化碳液态四氯化碳电器、汽油、丙酮。不能用于钾、钠、电石、CS2干粉灭火器NaHCO3等类,适量润滑剂、防潮剂油类、可燃气体、精密仪器、图书文件等b.化学火灾扑救注意事项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