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和结构辨析并修改病句之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就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例如: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2008年全国卷Ⅰ)分析:句式杂糅。“我们发现问题”和“现象反映问题”两套句式杂糅。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2)暗换主语暗换主语是在语言表达中前面的句子是一个主语,而在后面的句子中暗换成另外一个主语的语病。例如: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2008年辽宁卷)分析:暗换主语。“它的传播”中的“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所以可以把“它”改成“中国皮影戏”。(3)中途易辙中途易辙是在语言表达中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又来了一句,造成句子之间没有衔接的语病。例如: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2008年重庆卷)分析:中途易辙。前一句说“坐火车去观赏高原风光”后一句应表达感受之类的内容,但是却交代“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造成句子之间缺少衔接。所以可以改成“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或改成“能坐火车去观赏高原风光的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备考方略:1、积累杂糅的典型句式。例如“被(受)……所……”“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与“……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起因)”“由……诱发(所致)”等。2、梳理主干与枝叶,看主谓宾搭配合理与否。尤其是省略主语时,检查全句主语是否一致。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1)产生歧义产生歧义是指因词语多义、结构划分、多层定语等原因导致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句意不明的语病。例如: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2008年安徽卷)分析:产生歧义。结构划分产生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以改为“全国几十家报社的编辑记者”。(2)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的语病。例如: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2008年天津卷)分析:指代不明。“同样的担心”一词,究竟是指与何人一样的担心,指代不明确。可以把“同样”改为“这样”指代下文,语意就明确了。备考方略:1、理解产生歧义的原因。(1)多义词引起歧义。例如,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用心爱心专心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2005年全国卷Ⅰ)(“批评的人很多”既可以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又可以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2)多音词引起的歧义。例如,姚明很好说话。(“好”读hǎo,是“易于,便于”的意思;读hào,是“喜欢,喜好”的意思。)(3)结构划分不同引起歧义。例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年天津卷)(根据句子停顿不同,可有两种理解:“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4)定语能修饰多个中心语引起歧义。例如,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2004年全国卷Ⅲ)(“数百位”既可修饰“死难者”又可修饰“亲属”,引起歧义。)(5)“和”连接的词语界限不清引起的。例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年全国卷)(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他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也可理解为“他自己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2、要注意病句中有无代词,如果有,一定要弄清代词有无明确的指代对象,这是表意不明病句类型设题的着力点。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不合逻辑(1)并列不当并列不当是指概念并列不当的语病。当概念有主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