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2.3.1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1.填充补足型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理解默写型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篇名句”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如:(2010·浙江卷)《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3.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品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篇名句”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设计的“情景”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如: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答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4.创新开放型这类题型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于课内,有时答案甚至不是唯一的,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储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如:(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答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二、重视高频名篇名句综观近四年的新课标地区考查的名篇名句默写,尽管高考命题历来都回避熟题或出现过的材料,但对“名篇名句”的考查,似乎不是这样,有时会出现“老面孔”。特别是某些“名篇”,重复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在复习时对这些高频考查篇目应该高度重视。现在将四年来新课标区的高频考查篇目及其考查数量列举如下:《劝学》(14句)、《赤壁赋》(11句)、《琵琶行(并序)》(9句)、《锦瑟》(9句)、《论语》(9句)、《诗经》(7句,其中《氓》占6句)、《永遇乐》(7句)、《蜀道难》(6句)、《滕王阁序》(6句)、《离骚》(6句)、《逍遥游》(5句)、《登高》(5句)、《游山西村》(4句)、《师说》(4句)、《寡人之于国也》(4句)、《陈情表》(3句)、《兰亭集序》(3句)、《苏幕遮》(3句)、《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3句)。此外,还要密切注意这些高频考查篇目中甚至还有一些重复性的名句,复习时需要强化记忆并规范书写。现在将四年来新课标地区的高频考查名句及其考查次数列举如下:《诗经·卫风·氓》中的“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曾经被2010年江苏卷和2010年福建卷两次考查过。《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曾经被2008年广东卷、2009年山东卷和2009年江苏卷三次考查过;同在本文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曾经被2010年广东卷、2010年福建卷和2010年安徽卷三次考查过;同文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2011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