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实践与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妇女工作,关系到团结凝聚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关系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力量,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联结广大妇女的直接窗口。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革步伐的加快,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组织的作用日益显著,并已成为城市妇女工作的主战场。因此,党中央明确指出:城市妇女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贯彻中央指示适应新的变化,依托社区构建新型的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开拓城市妇女工作的新领域,成为妇联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根据近年来在社区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实践,以下“四点”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思考。一、稳立“支撑点”,妇联组织网络扎根在社区把城市妇女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这是一个战略性转移,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首当其冲的,是抓好组织落实,这是全部工作的基本支撑点。没有组织基础一切无从谈起。因此,我们首先把组织网络建在社区,通过组织网络,把大批优秀的妇女人才吸纳到社区妇联组织之中,把广大妇女吸引到妇联组织周围,进而推动她们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让她们在社区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充分地施展才华。我们把组建社区妇联组织网络建设与社区两委换届有机相结合,充分利用三年一次的社区两委换届的机会,选拔了一批优秀妇女人才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本届社区两委会班子成员共12人,其中妇女4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社区其他工作人员10人,其中妇女9人,占90%,全体工作人员总数之比,妇女占59%。表明广大妇女自身素质并不比一般男性差,在参与社区管理方面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广大社区群众对社区两委会成员的选择并不看重性别,而是注重参选者的个人能力;同时,由于在社区成员中妇女比重较大,妇女的地位比较突出,这也第1页共7页为优秀妇女人才在社区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社区两委换届,社区妇联按照区、街道妇联的要求,相应成立了社区妇联组织。改选后的社区妇联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社区妇联成员的平均年龄从41.3岁,由于她们年富力强,工作干劲大,工作效率普遍比过去提高。二是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5名社区妇联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0%。由于文化素质的提高,她们的视野开阔,工作思路清晰,办事能力增强了。三是与社区驻地单位联系广泛。在社区妇联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区驻地单位的分管领导和女工干部,因此,社区妇联与社区驻地单位的妇女联系更加密切,妇联工作更容易在社区单位中开展,工作面也由原来主要面对居委会、街道下属单位,转向面对社区、驻地单位和新经济组织等。随着新的组织网络的建立,社区妇联的工作重点也实现了转移。以往居委会妇代主任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工作比较单一、被动,主要做些家庭矛盾调解等。而社区妇联则把组织妇女投身社区建设,参与社区管理作为主要工作,使原来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工作机制,转向开放式、社会化的工作格局。这一转变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使她们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主力军。社区妇联分别在江苏移动扬州分公司和商家集中的四季园市场建立了妇女组织,扩展了基层妇联组织网络的新领域。二、抓好“切入点”,妇联工作职能深入到社区为了全面发挥妇联组织网络的职能,我们按照“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指导思想,结合社区实际,确立了“立足妇女,依托社区,发挥优势,共管共建,积极适应,有所作为”的工作方针,以妇女素质、就业、维权等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采取借力、渗透纳入等多种方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组织实施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二、三”工程。即:办好一所社区家政学校:对广大妇女家庭成员开展“三德”、“三观”、“四自”、“四有”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妇女的整体素质;设立二个服务站:下岗女工再就业指导站和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第2页共7页的服务和维权职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社区下岗女工牵线搭桥实现再就业,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办好三件实事:建立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