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化学课题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能力方法目标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唯物观,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分析教学任务本节以基本概念为主,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它又是学习分子结构的基础。本章是整个高一化学的重点,那么,它就是这个重点中的最基础部分,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应用,突出教学难点。本节教材共分三个部分:原子核、核素,同位素概念.其中在讲述原子核部分时,明确质量数的概念及其外延,还要介绍AZX的含义。教学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目标达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直接引课让学生了解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让学生理解微粒的带电情况和原子的电中性事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引题】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原子可以再分,它又是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构成呢?【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板书】原子的构成【设疑】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为什么加”绝大多数”呢?【设疑】这些微粒是否带电?电性如何?.【追问】为何整个原子呈现电中性呢?【提问】关于原子带电情况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结论】(1)质子和电子带电荷,中子不带电.(2)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荷相反.(3)整个原子显电中性.【过渡】以上我们讨论有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性及电量关系下面我们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交流与讨论】根据Page30表1-7和1-8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原子质量的结论?【小结】⑴中子比质子略重;⑵中子数、质子数值约等于中子质子的相对质量;⑶质子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相对质量≈中子数、电子倾听,思考,回答.联想氢原子无中子阅读课本回答问题讨论,归纳阅读,归纳理解,记忆1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明确,质量数是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原子的近似原子量让学生理解掌握AZX的含义让学生掌握简单离子微粒间的关系让学生阅读课本能够描述并能准确掌握核素和同位素概念质量忽略不计,则:原子近似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关系:A=Z+N【讲解】质量数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思考】质量数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是数量关系,为何二者能画等号?【提问】原子的符号如何表示?【提问】原子构成AZX,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小结】(1)质子数、电子数为Z,中子数为(A-Z)(2)电性关系:原子:质子数=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例题】某微粒用AZX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质量数=Z+A【提问】Na+,S2-,OH-等离子各微粒间又有什么关系?【小结】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过渡】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C-12指的是什么原子?【阅读】阅读课本P31-32,回答:什么叫核素?什么叫同位素?【例题】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H2和D2B金刚石和石墨C18O和16ODC和12C]思考,总结,回答利用所学知识解题将原子知识概念迁移到离子阅读,总结2【教学札记】本节课是对原子的近一步的认识,从实际上对原子的组成,核素、同位素认识,知道什么如何去区别同位素核核素,迁移知识到同素异形体。区别阳离子,阴离子和核外电子的关系,学会表示原子的符号(abX)表示原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遇到过很多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如核外电子数的计算,有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认识,学生都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这一方面的认识要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练习量。整体上学生对原子的结构还是有着一定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热情还是要好好把握、利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