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凉州词教案2 沪教版VIP免费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凉州词教案2 沪教版_第1页
1/5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凉州词教案2 沪教版_第2页
2/5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凉州词教案2 沪教版_第3页
3/5
《凉州词》课前准备:1、课件;2、在黑板上写好《凉州词》一诗。3、印有王之涣诗作的纸张。课前预热:1、同学们,第一次来到你们学校上课就有一种亲切感,知道为什么吗?来,请你猜一猜。(陈老师在诸暨读过三年书,这三年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使我走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我视诸暨为第二故乡,所以来到诸暨,看到你们,感到特别的亲切!)2、今天咱们学的是古诗,谁先来给我们背几首助助兴?指名。3、能让陈老师开个头吗?看谁能接下去,好吗?▲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是啊,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出示课件:边塞诗)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天的甘肃、内蒙古一带。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如与吐蕃,东西突厥,奚族,契丹的多次战争,成了唐代边塞诗反映的内容,许多诗人或从军边塞,参与军幕,或去边塞(如幽蓟一带)旅行,诗人常常为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却而又无可奈何!诗人将种种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千古绝唱。教学预设: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就是这样一首。出示古诗《凉州词》,1、初读古诗。师:这首诗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王之涣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2、朗读。(1)这首诗有两个子难认,跟老师读一遍。(2)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千古绝唱?(指名二位学生读、然后齐读)二、感悟诗意过渡语: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让我们先来看前1面两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黄河远上白云间1、读一读: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谁来读一下?(指多个学生读)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师:读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师:读得不错,黄河有上百里了;师:哦,有千里之势了!)师: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好!让我们像这位同学那样读!2、看一看:想看看黄河吗?播放黄河课件。3、想一想: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4、说一说(描写黄河的诗):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吗?如:(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在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2)、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也有描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年纪比王之涣要小13岁,我想,他一定是学了王之涣的这首诗,才有这样的想象吧。)5、读一读:师:为了读出这句诗的气势,我们最好能够站起来读,愿意的,请站起来!好,让我们鼓足气势,齐声朗读这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二)、一片孤城万仞山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1、释“仞”:仞是什么意思?谁来念一下材料中的内容。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让学生知道玉门关的大概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在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想看看玉门关吗?出示课件: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凉州词教案2 沪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