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是()A.宏观物体、低速运动B.微观物体、低速运动C.宏观物体、高速运动D.微观物体、高速运动2、晓玲同学在某次乘电梯过程中感觉到地板对自己的作用力变大了,则此时()A.她受的重力变大了B.她对电梯的压力变大了C.电梯一定在向上加速运动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3、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大小为50N的拉力F作用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210/gms,则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00NB.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40NC.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F与物体和地面间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3N,F2=3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3N,方向向左B.10N,方向向右C.3N,方向向左D.零5、高空作业的电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从离地面20m高处由静止脱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螺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sB.螺母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0m/sC.螺母下落第ls内的位移为10mD.螺母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6、16世纪末,对落体运动进行系统研究,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胡克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5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不动,vB=4m/s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4m/s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4m/s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有可能等于4m/s8、如图所示,某人用竹竿撑岸使船离开河岸,竹竿离开河岸后能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竹竿的形变是弹性形变B.竹竿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竹竿的形变而产生的C.竹竿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河岸的形变而产生的D.因为河岸很硬,所以竹竿撑岸时河岸没有发生形变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0、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x-t图象,则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B.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C.CD段表示质点做匀减速运动;D.质点最大位移为12米;1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质量mA=2kgB.A的质量mA=6kgC.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D.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2、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A.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C.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D.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依次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进行了相关的测量.根据所测数据,他们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总重力G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请根据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_____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3)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时,应保证弹簧竖直悬挂C.测量弹簧长度L时,应保证弹簧和钩码均处于平衡状态D.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弹力与弹簧长度L成正比14、(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