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思想引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思想引领工作,将思想引领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了解妇女思想引领工作现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妇女思想引领工作新途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市妇联根据省妇联《思想引领工作调研专项提纲》要求,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本市妇女思想状况及妇联组织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成效进行调研。调研基本情况分析如下:一、新形势下我市妇女思想现状及特点分析抽样调查显示,我市妇女思想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一是对中国社会整体看法较为乐观,有91.6%的妇女认为当前中国是“和谐美好”或“走向文明进步”的社会。72.9%的妇女对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持肯定态度。二是对自身的状况比较满意。17.8%的妇女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满意”,73.8%的妇女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三是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积极。77.6%的妇女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参加捐款、加入公益组织等方式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与此同时,受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等因素影响,妇女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妇女思想引领工作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妇女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特征明显。一是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在妇女层面有广泛影响。在多元价值时代,似乎任何一种价值取向都具有合理性。主流价值的主导削弱和价值评价失范,容易使妇女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紊乱状态,乃至在现实中做出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行为。二是妇女阶层结构的分化产生思想观念的分化。分布在不同阶层的妇女,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差异凸显,对社会的认同和期待也各不相同。第1页共7页2.妇女思想引领的主体性增强。根据我们对部分妇女的抽样调查显示,妇女的思想呈现更加自主、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特征。在自主性上,54.6%的妇女主要通过电视网络信息平台及读书看报等渠道自主获取信息。25.5%的妇女主要通过履行本职工作获取信息。在开放性上,妇女关注的问题已从家庭、朋友小圈子拓展到社会全局。90%的妇女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有明确看法。54.2%的妇女表示“有空就上网”。妇女在网络上关注最多的三个类别依次为“新闻时政类”(达到79%)、“生活实用类”(达到77%)及“亲子教育类”(达到50%)。在积极性上,91.5%的妇女对自己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3.妇女思想引领成效面临外部环境的多重压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思想领域的碰撞等导致妇女思想的易变性。部分妇女面临较大的思想和生活压力,40.2%的妇女感受到“职业发展的压力”,15%的妇女认为经济压力较大,13%的妇女感到“生活缺乏目标感到空虚”或“对未来前途感到担忧”。一些妇女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二、妇联开展的思想引领工作及其效果分析(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1.拓展阵地,多管齐下开展妇女思想引领工作。一是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市妇联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通过组织开展“坚定信心促发展,携手共建新**”、“与祖国共奋进,创巾帼新业绩”、“千家万户颂党恩”、“喜迎十八大·巾帼展风采”、“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巾帼心向党”等主题活动、激励广大妇女凝聚智慧、奋发有为,切实把妇女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上来。二是搭建妇女思想引领平台。从20XX年开始,运用社会化运作模式,着力为**女性打造的一座没有围墙的学习大课堂“**女性大讲堂”。举办就业创业、道德修养、女性健康、现代礼仪、婚姻家庭等不同专题的公益讲座300余场,吸引了4.5万余名女性广泛参与。三是开辟媒体引领窗口。注重与主流媒体合作,放大引领效应。从2006年开始,我们与《**日报》合作,开设了《女性第2页共7页之窗》专版,每月一期的专版对妇女事业、妇联工作和妇女典型进行了有声势、有深度、有实效的社会宣传,成为凝聚妇女力量、形成妇女共识的有效窗口。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亭、户外电子屏、公交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