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xv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C.定义加速度概念时,用vt表示速度变化快慢运用了极限思维的方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0t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第一次相遇之前,当1tt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大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2vv3、如图所示,A、B两木块间连一轻弹簧,A、B质量相等,一起静止地放在一块光滑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若将此木板突然抽去,在此瞬间,A、B两木块的加速度分别是()A.aA=0,aB=2gB.aA=g,aB=gC.aA=0,aB=0D.aA=g,aB=2g4、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A.L原=0.02mk=500N/mB.L原=0.10mk=500N/mC.L原=0.02mk=250N/mD.L原=0.10mk=250N/m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不变时,加速度可能变化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6、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将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下面给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五个事件,请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并正确排序:由A点静止释放的小球,①若没有摩擦时,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②当减小斜面动摩擦因数时,滚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于等高的C点;③若没有摩擦时减小斜面BC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到达与A点等高的D点;④若没有摩擦时当另一斜面放置水平时,小球将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⑤不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以下正确的是A.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B.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C.事实⑤→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D.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斜面垂直,则在此过程中()A.A,B两球间的弹力不变B.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D.A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8、如图所示,把重为20N的物体放在倾角θ为30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弹簧与斜面平行,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是()A.30NB.25NC.20ND.09、以下有关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自身的重力并不变B.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不可能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超重或失重时,其所受合力可能为0D.如果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10、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运动学中有人想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