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件头等大事,也为各级妇联组织展现新时期巾帼风采提供了大舞台。今年以来,我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网络健全、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联系群众广泛普遍的优势,找准位置、主动参与,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引导全县广大妇女率先接受新农村建设理念,激发她们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开局。一、以夯实基础工作为导向,确保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为了使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贴近妇女需求,激发全县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我们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宣传政策、科学制定规划,着重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查摸底,掌握需求。为全面掌握当前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妇女群众的所需、所盼,县妇联于3-4月份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与农村妇女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就“农村现状、农村面貌、农妇意愿、农妇困惑”等问题开展了调研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是层层发动,统一思想。新农村建设在开展初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苗头。我们意识到推动主题活动要将发动妇女群众共同参与作为关键。为此,我们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先后召开了各镇妇联主席会议,组织学习了市妇联下发的《关于开展“依靠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文件精神对我县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镇妇联也通过召开村妇女动员大会、开辟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走村串户等措施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的观念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全县20个小康示范村90%以上的妇女在新农村建设承诺书上签名,并自发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仅妇女群众捐款资金就达15.1万元,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三是科学规划,明确思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遵循“立足实际、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的原第1页共5页则,指导和协助村妇代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截止目前,全县100%的村制定了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庄整洁规划等。此外,我们还充分发动女党员、妇女骨干、致富女能手参与各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协助村委会制订理事会章程、新农村建设规划、村规民约等,集中群策群力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二、以示范引导为抓手,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具体做到了“两手抓”,即:一是抓好办点示范。我们在全县树立了20个妇女建设新农村示范村、20个村容整洁示范点,并要求每个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在示范村按照“先易后难、发动妇女、带动家庭、辐射村组”的原则,从农村最现实、投入较少、容易见成效的事抓起,组织妇女搞好家庭卫生,主动承担“四清四改”责任,大大激发了农村妇女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如,黎家坪新塘村妇女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开展了以家庭和组为单位的卫生评比活动,并将评选结果上墙公示,以此带动全村村民将讲卫生成为自觉行动,在全县办点示范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抓好典型示范。我们根据农村妇女“一村看一村,同村看四邻”的习惯思维定势,把培养和树立本地先进典型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各类致富带头人、妇女典型和基层妇代会的示范作用,使广大妇女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如浯溪镇唐家岭村“勤劳致富示范户”田桥梁、徐旭玲夫妇发展以养猪为主体的立体式养殖业,年收入20余万元,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周围七、八户也走上了立体式养殖的致富之路。目前,该村还在新农村建设中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庭园净化美化示范户”、“勤劳致富示范户”,让广大妇女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照有镜子。三、以增收致富为着力点,引导妇女群众建新业。我们根据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致富工程,积极引导妇女群众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一是大力培训新型女农民。依托农函大、职业技术学第2页共5页校、远程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