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竞赛介绍第一页,共二十五页。目录•一、“挑战杯”竞赛简介•二、“挑战杯”竞赛相关激励政策•三、“挑战杯”竞赛的成果•四、“挑战杯”竞赛参赛指南第二页,共二十五页。一、“挑战杯”竞赛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第三页,共二十五页。第四页,共二十五页。第五页,共二十五页。第六页,共二十五页。第七页,共二十五页。第八页,共二十五页。第九页,共二十五页。第十页,共二十五页。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一、“挑战杯”竞赛简介•目前,学校正在举办的“挑战杯”竞赛是“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1997年由清华大学首次引入我国,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竞赛的举办为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提供了一个创业实践的平台、一条争取风险投资的途径。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一、“挑战杯”竞赛简介•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跨专业的竞赛团队(一般要求团队中要有管理、财务、经济、法律、电脑等专业人员)一般为2~6人,提出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或服务或创设某种职业等创意,并围绕该创意开展调研论证,完成一份内容详实、论证有力的商业计划书,此计划书可以覆盖政治、法律、经济、IT、科技、信息、农业、医学、军事、教育等各个行业。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二、“挑战杯”竞赛相关激励政策•学校现行的人事制度(教学效果认可)、科研制度(教学科研奖励)、教学制度(工作量认可)、学生制度(学生评奖激励)对赛事是有利的•(一)对学生的激励政策:•1、给予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和校内表彰(见《学生手册》和挑战杯文件)•2、创新学分认定(见《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管理暂行办法》)•3、奖学金奖励(见《学生手册》和《安徽工业大学学科竞赛管理暂行办法》)•(1)校外竞赛奖励。•(2)挑战杯国赛获奖,可作为申请上海校友会奖学金条件之一。(见学生处相关文件)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二、“挑战杯”竞赛相关激励政策•(二)对老师的激励政策:•1、进行校内表彰(见挑战杯文件)•2、工作量补贴•《安徽工业大学学科竞赛管理暂行办法》•(二)竞赛指导工作量补贴。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项目的指导教师除按学校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外,另按以下标准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1.校级竞赛:15学时/队;2.省级竞赛:30学时/队;3.国家级竞赛:50学时/队(各级竞赛为同一项目时不累计)。•3、教学效果认可•在教授、副教授聘任和续聘中有对教学效果的要求,在要求的条件中,教学效果的认可与科研课题、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是并列的。三类(省赛的二等以上)教学效果与三类以上科研课题(前3名)或二类科研奖励或国家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列,二类(国赛三等以上)教学效果与主持三类科研课题或一类科研奖励或国家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列。•4、教学科研奖励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二、“挑战杯”竞赛相关激励政策•(三)、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优惠政策•1、在孵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80%奖励企业。•2、每年400万元孵化资金通过无偿资助、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短期借款和资本金注入方式,专门用于扶持中心入孵企业。•3、经考核列入中心重点企业的,实施减免房租、项目优先等相应的扶持措施。•4、申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