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7.09第一页,共四十一页。一、洪水灾害“洪水”一词源于我国4000年前的《尚书》:“汤汤洪水,浩浩滔天”《孟子.腾文公下》中有:“昔者禹抑洪水而平天下”现代科学中“洪水”——指江河流量迅猛增加,水(潮)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由于洪水的特大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堤坝漫溢或溃决而泛滥,导致洪灾发生。第二页,共四十一页。1.1洪灾的危害根据红十字会的报告:1971-1995年,洪灾造成31.8万人死亡和0.81亿人无家可归。1999年12月,委内瑞拉发生洪水灾害,造成3万多人死亡,约20万人无家可归。洪水灾害发生频率之高、灾害范围之广及其对社会影响之大,在人类遭受的15种自然灾害中均居首位。气象和洪灾占57%。第三页,共四十一页。1.2洪灾的形成与洪灾的类型(1)洪水形成的因素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因素。例如:城市上游洪水对城区的威胁。可能来自城市上游江河洪水泛滥,山区洪水,上游区域排水,或水库的下泄流量。解决这类问题属城市防洪范畴。城市本身暴雨引起的洪水。由于城市不断扩张,这一问题会变得愈加尖锐。这是城市排水面临的问题。城市本身洪水下泄造成的下游地区洪水问题。由于城区不透水面积增加,排水系统管网化,河道治理等使得城市下泄洪峰成数倍至十几倍增长,对下游洪水威胁是逐年增加的,构成了城市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第四页,共四十一页。(2)主要洪水类型①暴雨型洪水:发生频繁,峰高、量大且集中,影响范围最广,危害也最严重。我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型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南方一些地区春季也可能发生。如:1998年长江大洪水和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②风暴潮型洪水:主要出现在近海地区,区域性、季节性明显。主要由于风暴潮引起潮位高涨,并常于江河洪水遭遇,导致江水排泄不畅,引起沿海地区的洪灾发生。第五页,共四十一页。③融冰融雪型洪水:由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为补给来源所形成的洪水。④冰凌型洪水:特征是流量不大,但水位很高。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有些河流或河段在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冬春季节由于上下游封冻和解冻时序的差异,易形成冰塞或冰坝,使江河水位陡涨,造成河水泛滥。我国中东部地区以暴雨洪水为主,西北部地区多融雪洪水和混合洪水。(2)主要洪水类型第六页,共四十一页。(3)我国由洪水引发的灾害类型①平原洪涝型水灾什么是洪灾?什么是涝灾?洪灾——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涝灾——因当地暴雨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的一种水灾,主要分布在平原低洼地区和水网地区。平原洪涝型水灾主要指由江河洪水泛滥和当地涝害所造成的灾害。第七页,共四十一页。(3)我国由洪水引发的灾害类型②沿海风暴潮型水灾是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及暴雨洪水灾害的综合性灾害。特点:突发性强、风力大、波浪高、增水强烈、高潮位持续时间长、引发的暴雨强度大、往往与洪水遭遇,一旦发生风暴潮常常形成严重的水灾。第八页,共四十一页。(3)我国由洪水引发的灾害类型③山地丘陵型水灾根据洪水形成原因,可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消融山洪或几种原因共同形成的山洪,其中以暴雨山洪最为普遍和严重。特点:历时短、涨落快、涨幅大、流速快且挟带大量泥沙、冲击力强、破坏力大。④冰凌灾害主要发生在黄河下游、河套地区及松花江依兰河段。由于天寒地冻,历来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第九页,共四十一页。二.城市发展与四大水问题城市化发展是社会发展趋势,其城市化人口比重和城市GDP比重逐年增加,城市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奔小康的“火车头”,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随着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中,逐渐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关系,产生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十页,共四十一页。2.1水安全风险我国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遭受洪涝的城市都在百座以上。城市内涝给交通、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甚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