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面试识别叶明东南大学教授13809032279ym.rcls@163.com第一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大脑决定一切比尔.盖茨思维是行动的先导爱默生第二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未来人才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知识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开拓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为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活力,需要培养一支具备创新思维、具有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以及不断把工作推向前进的公务员队伍,来解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遇到的新问题,突破新瓶颈。第四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挑选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应成为公务员考试的主要目标。第五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如果说公务员考试(笔试)重心主要是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的鉴别,而公务员考试(面试)的重心主要是创新思维的识别。第六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面试以思维能力考察为主线,力求打破思维的“固式化”与“八股化”通过面试测试挖掘考生长期以来积淀的能力要素与真实的思维能力,实现真实性测试的目的。第七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有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但牛津大学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第八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希望给予破格录取。在被牛津大学婉言拒绝之后,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前去求情,还是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副首相只得请布莱尔首相出面疏通。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第九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牛津大学能培养具有杰出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原因在于她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牛津大学通过面试考察招收最有创新思维潜力的优秀生,为以后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十页,共四十二页。题解与引例牛津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教授在面试过程中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聪明,对牛津大学的专业是否真正感兴趣以及思维表达是否流利,是否能理解教授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关专业的理念等。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习常性思维而言的,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是运用新的认识方法,开拓新的认识领域的思维活动。案例:巧克力的发明与完善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误区: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它突出表现:认识固化、权威迷信、思维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后果。在学习中,只在乎“什么是标准答案”,不在乎“知识是怎样获取的”。其结果是我们的思维越来越趋同,想象力越来越枯萎,满脑子装的尽是标准答案。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创新思维的概念“新”的两个层面一是相对于全人类而言,指的是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在创立新成果时的那种思维。二是相对于思维者本人而言,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误区:“非凡论”创新思维“非凡论”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即将创新思维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明联系起来,认为创新思维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要大力倡导“平凡论”观点,将创新思维与日常生活的变化结合起来,需要不断加以开发和利用。创新思维是多元化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的根本要求就在于出“新”,它的本质就在于超越,在于对现有认识和现存事物的超越。创新思维对现有认识和现存事物的超越,实质上就是对人们现有的思维方式的超越。案例:吉利剃胡刀的发明与改进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误区:牺牲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发散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