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一页,共二十六页。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杜甫第二页,共二十六页。第一篇章:八年浩劫成割据,开国容易守国难。第三页,共二十六页。杨贵妃李隆基(685~762)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原因:第四页,共二十六页。高力士杨国忠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第五页,共二十六页。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第六页,共二十六页。一、安史之乱1、原因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第七页,共二十六页。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二、经过:时间: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人物:755年第八页,共二十六页。第九页,共二十六页。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起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阅读P24,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第十页,共二十六页。一、安史之乱(小结)1、时间:安禄山和史思明2、人物:755年3、影响:经济遭到破坏,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第二篇章:官逼民反黄巢起义,朱温反叛唐朝灭亡。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对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1、黄巢起义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2、经过(略):3、结果:朱温叛变,被镇压,起义失败。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黄巢起义入长安》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朱温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朱温朱温被其子所杀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黄巢起义:唐朝灭亡:人物:时间:结果:影响:时间:事件:黄巢唐朝后期失败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第三篇章:五代十国重分裂,藩镇割据是根源。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帝国朱温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帝国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帝国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帝国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帝国郭威邺都留守想一想: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唐朝藩镇割据。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2.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五代十国更替与分立五代十国历史影响北方的五个更替的政权加上南方的九个政权和北方的北汉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经济发展。统一是必然趋势。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课堂小结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随堂训练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七国之乱D.八国之乱A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