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第一页,共二十六页。目录一、立论依据二、研究方案三、研究根底四、研究进度五、参考文献六、经费预算第二页,共二十六页。一、立论依据第三页,共二十六页。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宫颈癌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说明,宫颈癌的发生、开展与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目前,随着对S100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关系密切。立项背景第四页,共二十六页。立项背景S100蛋白家族是一个有21个成员的钙结合蛋白家族,S100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S100家族与肿瘤的发生开展关系密切。研究S100蛋白家族常用的观测指标为:S100A4,S100A8,S100A11。第五页,共二十六页。立项背景S100A4是一个与细胞分化及肿瘤的发生、转移、预后密切相关的蛋白。S100A4、S100A8多聚集于肿瘤的边缘,故推测它们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近年提出S100A11可作为一个肿瘤抑制蛋白,研究发现它在永生化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低于在正常成纤维细胞的表达。第六页,共二十六页。研究现况研究发现,S100家族中有15个成员基因定位均位于稳定性差的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1q21)[1,2],该区易发生各种染色体重排;且有多个S100成员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目前已发现S100A4在乳腺癌、结直肠肿瘤、胃肿瘤、食管鳞癌、骨肉瘤等肿瘤中高表达。第七页,共二十六页。研究现况S100A8在结直肠肿瘤中高表达。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注入S100A11抗体,出现DNA合成增加,S100A11可能具有肿瘤抑制作用。国内外对S100蛋白家族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但就S100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第八页,共二十六页。二、研究方案第九页,共二十六页。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关键问题创新之处可行性分析第十页,共二十六页。研究目标在本研究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方法检测S100A4,S100A8,S100A11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寻找S100亚型S100A4、S100A8、S100A11在宫颈癌中表达的规律,探索其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为评价宫颈癌的恶性程度、预后提供一个观测指标。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病理科存档的未经放化疗仅仅手术患者的宫颈组织。检测上述不同宫颈组织中、不同肿瘤直径、不同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组织中S100A4,S100A8,S100A11的表达。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实验方案收集标本购置试剂处理标本S100检测数据统计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染色组织标本分别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收集手术切除、未经放化疗并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宫颈标本试剂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科技公司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实验分组〔每组选取至少30例标本〕实验组对照组方式2:根据浸润深度分组:浸润≤1/2肌层、浸润>1/2肌层方式1:根据肿瘤直径分组:肿瘤直径≤4cm、肿瘤直径>4cm方式3:根据是否伴随周围淋巴结转移分组:无/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因子宫肌瘤而非宫颈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的术后宫颈标本宫颈癌组织,根据标本不同特征按以下三种方式分组进行统计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对照组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而非宫颈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的术后宫颈标本,患者年龄30—65岁之间,平均47.5岁左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法(s—P法)。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选择因宫颈病变未经放化疗仅仅手术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宫颈标本,同样选择患者年龄30—65岁之间,平均47.5岁左右。免疫组化方法同对照组。根据肿瘤直径分组:肿瘤直径≤4cm、肿瘤直径>4cm各数例;根据浸润深度分组:浸润≤1/2肌层、浸润>1/2肌层各数例;根据是否伴随周围淋巴结转移分组: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各数例。实验组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用免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