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三有”入手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VIP免费

从“三有”入手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_第1页
1/2
从“三有”入手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_第2页
2/2
1从“三有”入手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左权宏远学校一年级教师周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其海量阅读的最大优势;识字困难、不会阅读,这是其海量阅读的最大短板。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这是我们一年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感觉要从“三有”入手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第一、有浓厚兴趣。兴趣不会自然产生,而是以需要为基础,所产生的愉快情绪。怎么激发海量阅读的兴趣?要跳出阅读看阅读,从“看”“讲”“听”三个字上做文章。看: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参观,或者参加高年级学生组织的手抄报展览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讲: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欢读书、读书成才的故事和有关书的格言,让学生认识到书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听: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第二、有识字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2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有专家指出,只有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才能为自主阅读提供基础。然而,按我们沿用了数十年的语文教学的进度,小学生认完2500个左右的汉字需要五六年时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自由阅读期被延迟到了10岁以后。如果在一年级用一年的时间,让学生或扎实或模糊地认识2000个常用字,那么每个学生都会感受到文字的神奇魅力,欢呼雀跃着走进自由阅读的天地,为书香人生奠定基础。第三、有课内引导。海量阅读,不是快餐文化,不能只追求数量,不求阅读质量;海量阅读,不是大水漫灌,不能一味强制滥读书,而增加学生负担。要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把规定教材与课外读物有关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这样的阅读,要点在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教师只是适当引导。比如先是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这样,一堂课能读2—4篇课文。其实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不要作精细的讲解。最后,我衷心希望“海量阅读”让我们共同走上一条语文幸福之路,走上一条人文幸福之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三有”入手培养学生海量阅读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