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学——说课、设计、反思穆永锁2011年10月10日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二)教材所处位和作用:《时分秒》这一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三)教学目标:解读教材和课标后,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3、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始终贯穿着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的、有层次性的体验,这样既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所以我努力让我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就本节课而言,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发现1分=60秒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下面几个教学活动。1、认识秒针和1秒。2、体验1秒的长短。3、感受一秒的价值,认识几秒。4、寻找分与秒的关系。5、体验1分的长短。(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课的最后,让学生自己谈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自觉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课件显示名言又一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3、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举行一场男女生计算题的对抗赛。全班选代表,比赛开始同学们不仅要计量他们用了多长时间,还要看是否正确。2、师生评价选出优胜者,并引出计量较短时间时要用时间单位“秒”。(板书:秒)(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1、认识秒针和1秒。(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秒”这个时间单位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引导学生找到钟表上的秒针,并说出秒针的特点。并让学生自己观察秒针是怎么计时的,从而认识了1秒。2、体验1秒的长短。课件演示一秒的走法,并感受其长短。说说一秒钟内你能做些什么。3、感受1秒的价值。教师演示一秒内现代化工具的工作量,及生活中其他一秒钟的内容,让学生受到爱惜时间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4、认识几秒。再回到比赛的情境进而引入,让学生说说用了多少秒,是怎么看出来的,再找其它的秒数,从而认识几秒,并能找到几秒。(同学们还能找到其它的秒数吗?如秒针从1走到2经过几个小格是几秒?)5、寻找分与秒的关系。让学生从秒针的走动中找出分与秒的关系,并熟记这一关系。1秒=60分6、体验生活中一分的长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并引导学生记忆一分钟的长短,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学生对四十分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巩固练习。《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