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矛盾解读《矛盾论》有感[范文大全]我的矛盾解--读《矛盾论》有感矛盾是什么。这是我高中上政治课就一直最难弄懂的地方。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属性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矛盾论是什么。这是我大学上马克思课就一直听老师提起的东西。《矛盾论》,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可能是我的思想觉悟还不够高,其实真的有点难具体去理解上面两者的内容,我是文科生,字面理解我可以,文字解释我也可以,但是真的把它们与生活具体实际结合,我想我并没有那种能力。书上总是说矛盾具有普遍性,我想,应该也有人跟我一样有这样的迷惑,会跟我一样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于是,看完《矛盾论》,我上网查了资料,看了很多人的观后感。看了很多人的理解,也渐渐明白原来大家做生活中都会各种各样自己的矛盾,我以为的那些只有我自己会遇到的不幸,其实别人都有,甚至更多,只是每个人的心态与解决方式不同,都有他们特有的环境要素和影响条件。然后,突然明白:大概,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结合的原理体现吧。这一突然的觉悟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突然有点理解什么叫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而我这寻求答案的过程不就是一种实践过程。我渐渐意识到,看书不同就是第1页共3页看书,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方法,而要弄懂理论知识的方法就是让它去实践。所以我选择重看一遍书并在看书的过程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敢于去提出问题,只有思考,只有动脑才有那个动力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那么,先重新思考最初的问题,矛盾是什么。我想,矛盾应该不只是指意识中、理论中存在的名词。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世界太复杂,人更复杂,我们有欲求、有苦难,所以由此衍生出各种烦恼。上面说,矛盾是一种对立关系,而这不就是一种对立吗。我们有渴望却会因此烦恼。生活中,我们渴望有好的人际关系,却为复杂的人情关系烦恼;学习中,我们渴望有好的学习成绩,却为难解的学术问题烦恼;恋爱中,我们渴望有好的融合相处,却为差异的个性特征烦恼。矛盾有自己存在的依据,我们有欲望,有活动,有思考,所以我们有矛盾。而《矛盾论》就是教我们如何解决矛盾的,那么应该具体理解并与实际结合。我学会了先提问,问问自己最近有什么矛盾,该怎么解决。首先是学习,自从上了大二我就越来越迷茫,感觉自己在本专业真的没有天赋,总是无法理解老师的要求,甚至越来越厌恶。所以我应该怎么办。书上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说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于是我先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专业,主要分两个方向:一是设计,二是植物。既然本专业的不能走,那么其他专业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去实践,于是我跑去问了感兴趣专业的师兄,也跟着帮忙做事,师兄跟我说我有这方面的天赋建议我跟着他们,于是权衡之下,我决定了专攻方向。但是在抓住主要矛盾之时,次要矛盾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该兼顾的还是要兼顾的,只是主要精力还是在感兴趣的那一个方面。两个有个性的人相遇、相知、相恋却败给了相处,我想这应该就跟矛盾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有关吧。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著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第2页共3页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炸弹在未爆炸的时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条件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时候。待至新的条件(发火)出现,才发生了爆炸。”这大概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