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页例题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7页的教学内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直观比长短、比高矮的方法,以及认识了1~5各数。其中“=、>、<”在教材中都是首次出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比多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系符号的实际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教学难点: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突破重难点设想: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种符号的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验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探究、体验、经历,感悟三种符号,理解三种符号,应用三种符号。【教学准备】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个香蕉的图片:1-5数字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境激疑——感知数字的大小(一)复习铺垫1:让学生将1-5的数字卡片按一的顺序排列。(二)创境引入1.花果山的美猴王想邀请大家一起去坐客你们想去吗?(播放视频)2.观察到了什么?。3只猴子,3个桃子,4个梨,2根香蕉.(三)质疑探究1.小猴子请聪明的同学们帮忙分一下水果,同学们愿意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复习数字的大小,引出分水果的情景图,增强学习的兴趣。梳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并为后面做准备二互动解疑(一)探究活动一:分桃子认识”=”号1:桃子和猴子一样多都是3。相机板书:332:独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桃子和猴子一样多.3:引出”=”并教学等号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数量一样多。4,指名上台板书等号的写法,其余学生自己在说一说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通过观察图中的猴子和桃子一样多引出了使用符号的必要性,并引出等号的读法,写法,特点及运1纸上练习等号的书写后.老师给予纠正。5:两条短短的横线读作“等号”全班齐读。6:用手指来表示等号,并说出等号的特点。7:如何使用等号。8:举例可以写成等式的式子有哪些(二)探究活动二:分香蕉认识“>”号1:梨和猴子比较:梨有4个,猴子3个.梨比猴子多,请同学们看课本17页2:引出”>”并引出大于号的意义表示的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大于号是两条短短的斜线张口朝向左。全班齐读全班练习大于号的书写,教师给予纠正。3:再用右手指来表示出大于号.4:举例可以写成含有大于号的式子有哪些(三)探究活动三:分梨认识“<”1:梨和猴子比较:梨有4个,猴子有3个,——如何表示猴子比梨少.请同学们看课本17页2:引出”<”并引出小于号的意义表示的是一个数比另一个少。,3:大于号是两条短短的斜线张口朝向右。全班齐读全班练习小于号的书写,教师给予纠正。3:再用左手指来表示出小于号.4:举例可以写成含有小于号的式子有哪些5:用左右手两个手指来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左手大于号,右手小于号6: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种符号来比较数的大小:板书:比大小(三):小组合作学习1.师:看着黑板上的式子小组内交流讨论如何区分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2.汇报展示学生说教师归纳:开口大向大数,尖尖小向小数。读一读用手势表示说一说举例说一说自学课本认一认写一写说一说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比一比做动作说一说并作记录学生汇报用。猴子比香蕉多引出了引出大于号的读法,写法,特点及运用。猴子比梨少引出了引出小于号的读法,写法,特点及运用。三个活动把感性的认识提升到数学知识的高度来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三种符号的混合运用再次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