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梦第十二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标要求:•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一、九一八事变十九世纪末,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将目标锁定在中国?•材料一日本大陆政策内容: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材料二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材料三国民党竭力围剿南方工农红军,无遐北顾。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1931.9.18沈阳日本关东军“贼喊杀贼”张学良下令“不予抵抗”(蒋介石旨意)。(1)不到半年,日本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2)1932年,日本挟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中日之间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局部抗战、局部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九一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中国共产党:2.东北人民:3.全国大中城市:4.工商业者:5.青年学生:6.国民党爱国将领: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组抗日义勇军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抵制日货请愿——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收复失地冯玉祥杨靖宇赵一曼马占山马本斋华北危急!!!1935年,日本侵略势力进一步向关内扩张,华北危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蒋介石态度???“攘外必先安内”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临潼华清池“兵谏亭”西北文化报报道时间、地点目的经过结果影响1936.12.12西安逼蒋抗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和平解决(1)两党停止内战、再次合作(2)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贫穷、落后、内部不团结课后思考:学习这一节课,哪些内容令你印象深刻?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在战火的时代,他们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在和平的年代,现在的你,责任是什么呢?一九三一九一八,日军进攻沈阳城一九三一九一八,日军进攻沈阳城老蒋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全沦丧老蒋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全沦丧东北军民共产党,局部抗战当自强东北军民共产党,局部抗战当自强张学良与杨虎城,西安事变传英名张学良与杨虎城,西安事变传英名中共恩来去调停,停战联共蒋答应中共恩来去调停,停战联共蒋答应停止内战共对外,统一战线初形成停止内战共对外,统一战线初形成1.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D、西安事变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逼蒋抗日B、反蒋抗日C、使十年内战尽早结束D、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A3.“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D4.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逼蒋抗日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1.完成课后评测练习2.根据预习导纲,小组完成第十三课《全民族抗战开始》的预习作业。蒋介石不抵抗命令: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蒋介石为什么实行蒋介石为什么实行““不抵抗不抵抗””政策?政策?正方:正方:杀蒋?杀蒋?反方:反方:放蒋?放蒋?亲日派:何应钦亲英美:宋美龄杀蒋:国家内乱日本进一步侵华;放蒋:有条件放蒋——联共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