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研究心得体会老庄研究学习心得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都是道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每当提起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之一的道家,古往今来无不长谈老庄思想。而道家在千年中华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里说道:“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道家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后来成为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石。通过对八十一章《道德经》和三十三篇《庄子》的课上学习及课后阅读,我深深的被“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以及“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至乐所感染。儒家、法家在那时不停的去争去变,而老子却处无为之世,行不言之教。庄子却隐机而坐,仰天而嘘,感受天籁之音,去开创了思想学说的另一方广阔天地。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面对巨大就业压力,面对渺茫未知的未来,我的心变得十分浮躁与不安。这时候有幸读到了天地自然的《道德经》,看过了天马行空的《庄子》。但要说起感想,却久久难以言明,在此只能列举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出自《庄子》的故事:庄子路经楚国,看到一个骷髅,庄子用马鞭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成了这样呢。还是遇上了亡国大事,遭受刀斧砍杀,成了这样呢。还是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的呢。有或者是你遭受寒冷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的呢。还是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特别惊奇庄子的做法,还有一件是他妻子死去后他的做法)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第1页共2页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为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想起了唐伯虎的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想到这里,心里豁然开朗。老庄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处事原则上,守柔、处下,在生活中我们让自己保留一个纯洁、宁静的空间。守柔、不争却也让自己活得自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老子》八章)就是说,人们应当“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心里的空间不要拼命的充满那么多的欲望,那么多的担忧。一切顺其自然吧,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都会变的很美好。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