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要创造阿Q的形象原创:上海阿蔡中国的文人当中,鲁迅是今天中国教科书中比较犯难的一位独特的文人作家,他的作品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最近一些年经常被爆出一些被删出教科书的新闻,而被删的理由往往有指向他的作品“过于难懂”,及“晦涩”,或潜在地“具有造反与革命的煽动性”。总之,各种理由一大筐。当然,这种删除鲁迅作品的做法,也令很多人的反对。对于那些主张在教科书中删除鲁迅作品的现象,如果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跟那个鲁迅作品中的人物阿Q关联很大,本人设想,假如没有阿Q先生,那么今天那些主张让鲁迅离开教科书的,必然会少多,或者将不太会有多大的声响。鲁迅当初为何要创造出阿Q这样的形象呢?搞个孔乙己也就罢了,何必要塑造阿Q呢?搞的几十年后的鲁迅,仍像几十年前那样“不够光明正大”。可以猜想,当年鲁迅必定是看上阿Q先生的长处的,假定那时如有互联网的话,那么鲁迅必定认为阿Q先生是具有互联网革命潜质的,比如,阿Q或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微商,或许阿Q也有可能是今天的网络大咖,虽然阿Q可能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略慢一拍,但是一旦有吴妈这样的美女在身边出现和激励他的话,那么阿Q也就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就有跟马云、李彦宏,马化腾们比肩的可能,除非末庄的老爷们不许阿Q接触互联网,不许阿Q用电脑和玩手机!鲁迅为何要创造出阿Q这样的形象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几十年后的人们因为这个阿Q的存在,因为这个阿Q的“难懂”,及及“晦涩”,或潜在地“具有造反与革命的煽动性”等问题,而打造出一些反对自己的“反对派”来批判鲁迅自己吗?或许不是吧?鲁迅在那个年代钟情于朔造阿Q这样的形象,必定有其道理的,至于数十年后的今天有人来反对鲁迅,来讨厌他的作品中的人物阿Q先生,鲁迅有知,他会在意吗?大约不会吧,鲁迅毕竟是鲁迅,当年他可以弃医从文,必有原因,其让阿Q出现在作品中,也必定不单单只是介绍阿Q不会画那个“圆圈”吧?阿Q先生不善于画圈圈,他至少是个在数理化方面的弱者,而他又是末庄的吴妈这样的佣人一个群体的,显然也是属于今天人们所说的弱势群体,既然这样,今天的人们中为何还有一些人要批评鲁迅,指责鲁迅不该介绍和推出阿Q先生这样的形象呢?是阿Q不该有改变自己身份的愿望吗?还是阿Q不该有电脑、笔记本和手机呢?阿蔡写于2016年2月15日晚12点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