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兴庆区第二十五小的王娜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四篇略读课文《麦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这五个方面来说课。一、说教材《麦哨》这篇课文是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本文描写的是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田园生活,对于现在的城镇学生来说,又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生可以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自读自悟,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快乐、美好。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麦哨》一课的学习目标为:1.能正确认读“湖畔、兜肚、麦穗儿、茅穗儿、嚼嚼、肺腑、撩起、和着、你呼我应”等词语。2.通过默读品悟、想象画面、角色置换、情境朗读、交流评价等阅读方法,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美好的童年生活。3.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乡村生活的欢快。五、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灵活化”是创新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补充最美的乡村的图片,播放歌曲《美丽的田野》等,激发学生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朗读感悟法:有疑问时,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多读理解深入;品位语言,多读朗朗成诵。自主感悟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应用生本自读自悟、生生互读互悟,师生共读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六、说教学过程课文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教育。(一)复习引入,指导学法。有句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引入新课时,我以三个问句展开,让学生明确课文导语,明白什么是麦哨。(二)自主学习,寻求新知。(三)以读促思,加深理解。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指导: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请同学根据自学指导,采用“读、划、议、品”的学法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汇报环节中,根据学生所说来引导。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思考,同时要体现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节课里,个人读、分组读、齐读中,品读课文重点词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课外延伸,强化目标。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视角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使得文已尽,而学无尽意未尽。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学习这段话(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注意写清楚它的样子、自己的吃法和感觉。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再说一说板书,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课板书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重点词语和感情,三级交叉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助教法的实施和方法的落实。谢谢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