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蕲春县农村实验小学张红2各位老师、评委,大家上午好。我叫张红,来自蕲春县农村实验小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结冰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水结冰了》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并在初步了解水和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明白水结冰了是与温度相关的。二、目标分析这一知识以前是在人教版三年级中呈现,而鄂教版却定在六年级。为此我初步为学生确立了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冰,为什么会发生状态的改变。2、能力目标: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有强烈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务实、乐于探究的精神。4、学习重难点:重点:水为什么会结冰。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悟水结冰的原因。三、教法分析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注重引领,多让学生开展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因此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初步设计的教法是选择了以直观实验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四、学法分析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为农村学生,他们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并从产生疑问中去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了。为此这节课我准备采用“主动预习,以学定教,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精髓是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冰和水的异同,发现“温度是使水发生状态变化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看上去亮晶晶摸上去冷冰冰走上去滑溜溜烧热了水淋淋打一物?冰有哪些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下一页冰水有哪些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上一页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无色无味透明返回返回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液体冰固体凝固受冷0。C或以下水在0。C时会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精彩补白1、水和冰比较,水是(液体),冰是(固体)。2、水在(0摄氏度)温度时可以结冰。明辨是非1、水一遇冷就会结冰。()2、水是无色透明的,冰是白色的。()3、冰块是由水变成的,所以是液体。()错错错课后思考既然水可以结成冰,那么冰可以重新变成水吗?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无色无味透明返回返回六.板书设计水液体冰固体凝固受冷0。C或以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一年中气温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冰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通过实验证明水结冰了,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水结冰是与温度的变化相关的,为以后进入中学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奠定基础。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以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和水的特点以及水结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