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我顺利的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通过测评,我发现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之前只懂得制作简单的课件,压缩文件,制作文档等简单的方法步骤,但是在测评时提到某些软件、专业术语我都从来没听说过,更何况应用和掌握了。因此,我要好好利用此次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平台,把握好这次难得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弥补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陷,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语文,学好语文。个人研修计划: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3..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研修主题设想:1、认真学习国培课程、并及时参加活动,积极参与交流,主动完成高质量的作业。2、积极探索、参与教学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教研活动,能够把多媒体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切实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3、我准备在以后的课堂上,即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后每课都能灵活运用ppt把语文课上的生动、活波、有趣,提高课堂效率。PPt课件、微课达到比较熟练使用和制作。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成果预设: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成果预设:(1)对于多媒体的教学,能够做到得心应手。(2)懂得应用白板的教学,并学会使用微课。(3)通过各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用的能力。《什么是周长》公开课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宿州市雪枫小学李胜梅《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45、46页的内容。[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感爱、体验周长。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摸的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身边的物体的面的边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周长的比较方法。3、能初步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积极参与探索测量周长方法的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在活动中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感受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周长。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捡拾2片树叶。(2)直尺或三角尺,毛线或细绳、卷尺。(3)在家长的指导下、配合下测量自己的头围、腰围等,并做好记录。2.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之前先用百度网页搜索“认识周长”的相关教学资料,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作为参考,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再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及相关习题。通过整合教学方案、相关教学素材并结合学情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